積石山縣:小小赤鬆茸 鼓起錢袋子
2022年04月14日16:29 |

四月,柳綠花紅,萬木爭春,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正時播種的季節,連日來、在積石山縣中咀嶺鄉金昌村的千畝赤鬆茸種植基地上,群眾們正在起壟、覆料、放菌、一片忙碌的景象。
中咀嶺鄉金昌村地處積石山南部二陰地區,土壤肥沃。對種植赤鬆茸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今年縣上把該村確定為千畝食用菌種植基地后,鄉村干部積極動員群眾,並流轉土地1000畝,進行種植。
金昌村黨支部書記張登林說:“通過流轉土地,規模化種植赤鬆茸不僅增加了土地的產出效益,也為當地老百姓搭建了家門口掙錢的好平台,讓群眾既有土地流轉收入,又有務工收入,同時能帶動周邊更多的群眾致富。”
近年來,積石山縣因地制宜,發展赤鬆茸大田種植。按照“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等方式,推進赤鬆茸種植規模化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今年按照全縣產業布局,以小關、中咀嶺、居集、劉集等鄉鎮為重點,種植食用菌1.1萬畝(比上年增加0.1萬畝),在小關鄉唐藏村、中咀嶺鄉金昌村、石塬鎮肖紅坪村、胡林家鄉高關村、關家川鄉何家村、劉集鄉高李村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6處,在居集、中咀嶺、石塬等鄉鎮新增0.12萬畝(居集鎮甘藏村和中咀嶺鄉金昌村1000畝、石塬鎮肖紅坪村200畝),利用玉米秸稈、玉米芯、木屑等原材料,變廢為寶,配以適當輔料,種植食用菌取得了階段性成功。為降低秸稈焚燒,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奠定堅實基礎。
赤鬆茸的大面積推廣種植為積石山縣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為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馬永德)
來源:積石山縣委宣傳部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流程、全要素管理 甘肅採取20項醫保措施護航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 人民網蘭州4月12日電 (王文嘉)日前,甘肅省醫保局聯合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共同出台《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涵蓋醫保的全流程、全要素管理,從醫保定點范圍、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范圍、支付方式改革、採購配送等6個方面採取20項政策舉措,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在調節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促進醫改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多措並舉支持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據悉,甘肅省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中藥零售藥店、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