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政策引領 平台搭建 科技賦能

甘肅省持續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09月13日08:42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省持續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產業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省的重點產業鏈。多年來,甘肅在政策引領、平台搭建、研發生產、拓展融資渠道等方面集中部署發力,助力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甘肅省中藥材全產業鏈年產值520億元,中藥生產企業年產值10億元以上1家,5億元以上3家,1億元以上21家,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中藥藥品13個,中藥材資源富集,具有較好的創新研發基礎。

  科技賦能,在中醫藥領域組建創新聯合體,是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實施“強科技”行動,落實《甘肅省“十四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的具體舉措,旨在加強省內中醫藥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藥企業、醫療機構之間的互通互聯,結合甘肅特色中藥材資源優勢,聯合開展中醫藥產業重大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究,促進聯合體內各單位人才鏈、產業鏈、項目鏈、技術鏈、資本鏈的“五鏈”融合,探索一套政府引導、企業出題、多方出資、科企共研、成果共享的新型協同創新機制,提升甘肅省中醫藥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推進甘肅中醫藥產業優質資源整合,將甘肅省中醫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甘肅省惠及西北地區的高質量中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增強甘肅省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科技助力讓中醫藥在新冠疫情下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新冠疫情的頻發引起了人們對醫學和健康的重視,而“甘肅方劑”的推廣與療效更是得到了大眾的普遍認可和贊譽。根據新冠疫情病毒學特點、症候特征、地域及氣候特點,國家工作組中醫藥專家和甘肅省中醫藥專家組在總結中醫藥救治經驗的基礎上,對“甘肅方劑”不斷優化調整,辨証施治,集體研究形成了《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方案充分發揮中醫藥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愈促康的“治未病”思想和辨証論治優勢,將“甘肅方劑”系列方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全過程。針對確診患者老年人多、基礎病變多、病情進展快等情況,確診病例在治療中中醫藥使用率達到了99.47%……根據省衛健委和各地政府的公開數據,蘭州中醫藥在本次疫情中參與度超過90%,整體有效率大於95%。這次疫情,也讓大眾開始重新認識中醫藥的價值,中醫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當然,中醫藥現代化發展仍面臨較多挑戰,而科技賦能中醫藥則成為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

  蘭州佛慈制藥質量管理部主任馬立新告訴記者,作為中醫藥企業,我們始終秉承“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在蘭州市疫情防控期間,按照省市衛健委的要求,憑借著在中藥生產方面積澱的深厚的技術功底﹔我們在第一時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甘肅方劑“岐黃避瘟方”、“清肺化濁湯”、“岐黃清暑避瘟方”從生產工藝、質量標准進行研究,通過實驗室試驗、中試生產優化工藝、商業化大批量生產,及時地向我市源源不斷地供應了防疫湯劑。

  除此之外,我們運用科技手段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比如利用擁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象色譜-質譜聯用儀、ICP-MS、高效液相色譜儀、基因測序儀等儀器,對“內消瘰疬丸”、“復方黃芪健脾口服液”進行二次開發研究,對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進行研究,並對“半夏厚朴湯”等經典中醫方劑開展系統的工藝、質量標准研究,對100多個配方顆粒產品的質量標准進行研究、產業化轉移。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我們主持了國家中藥標准化項目,制定86項相關標准及規程﹔制定1個國際商務標准、完成6個甘肅省地方藥材標准研究制定﹔10個甘肅省中藥材炮制規范研究制定﹔主持完成近100個經典名方配方顆粒產品質量標准研究制定﹔完成近100個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化轉化。

  中醫藥產業面臨新挑戰新機遇

  盡管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現代化發展大勢所趨,但仍面臨較多挑戰,集中體現在種植、加工、流通、診療、大眾認知等方面。從加工生產來看,中藥材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低、生產不規范、安全衛生條件差,飲片生產不規范現象較為普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藥產品的質量與藥效﹔從診療來看,集中體現為:人才短診療模式,醫療機構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低﹔從大眾認知來看,中醫藥文化建設薄弱,由此也導致大眾對中醫藥理解程度不夠。

  面臨這些挑戰,科技賦能中醫藥,是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可行路徑,現代科技與中醫藥的深度融合,將給傳統中醫藥帶來新的活力與發展模式。

  科技驅動中醫藥升級,“智慧醫院”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記者從省內各大醫院了解到,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中醫藥產業鏈上的應用,推動了中醫藥全產業鏈創新升級。科技與傳統中醫藥的深度融合能夠推動中醫藥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發展,形成合力,集成式創新。目前,傳統中醫藥各產業鏈的企業,合並創新科技企業紛紛參與進來,推動了甘肅省中醫藥現代化發展。

  據了解,當前甘肅省中醫醫院業務應用系統信息化水平不斷推進,但中醫特色信息系統建設不足。隨著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未來中醫醫療機構運營將更加智能化、更具中醫特色。同時,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將契合醫聯體的建設,賦能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讓優質的中醫醫療資源為大量基層患者服務。

  尤其是互聯網中醫,將優質的中醫醫療資源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的全流程服務,並通過診療數字化、互聯網醫生教育、醫療AI提高中醫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傳承性、創新性。

  中醫藥將圍繞傳承與創新不斷探索科技賦能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隨著中醫藥相關政策的推進、產業內各主體的積極參與,古老的中醫藥在新時代正煥發出勃勃生機,國家已經把傳統中醫藥現代化和現代生物醫藥科技的融合發展作為全面惠及廣大公眾健康、加快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重大方向,科技的進步與政策的落地,將推動中醫藥產業更加規范化、現代化發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制造等技術等在中藥材種植、加工生產、溯源、配送等各環節發揮作用。

  生物醫藥是21世紀最具創新性和最具發展前景的科學領域之一,生物醫藥與中醫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在未來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原創性成果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成就……未來中醫藥發展將呈現“種植標准化、生產工業化、溯源閉環化、診療在線化、辨証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營銷全域化、學習終身化”的現代化發展趨勢。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 靜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