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置遺址 穿越時光的千年驛站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發掘,讓一座沉睡河西走廊沙漠中2000多年的漢代郵驛懸泉置重回人們的視線,茫茫戈壁上它曾見証了無數漢朝與西域各國往來的珍貴歷史,也對絲綢之路的通暢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次對懸泉置有所了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去敦煌市博物館參觀,看到的懸泉置復原沙盤模型,得知是漢代的一個郵驛,后來從網上查閱資料看到一些有關遺址的信息,心想找機會去現場看看。直到在一個紀錄片中更加詳細地了解到,懸泉置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座規模較大的官方驛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驛站遺址於1987年首次發現﹔1991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迄今為止,是我國發現並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驛站機構。2014年6月,“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懸泉置遺址作為其中唯一的驛站遺址入選其中。看到這裡,向來對於歷史、古城、遺址饒有興趣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一睹“芳容”。
相邀好友一同前往,一探究竟。夏末初秋,藍天暖陽下,當懸泉置遺址漸漸逼近時,歷史氣息扑面而來,仿佛令人穿越千年。
舍車步行進入,和朋友邊走邊看,據史載,自漢武帝挫敗匈奴后,除了中原疆域外,西域還有烏孫國等30多國,由於通往京城長安路途遙遠,人煙稀少,又缺乏食物補給。為克服這些困難,同時為便利同西方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溝通,促進共同繁榮,及時傳達政令,西漢除設立了河西四郡外,又設置了大小多處郵驛設施,懸泉置便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懸泉置遺址位於敦煌與瓜州兩市縣交接處的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北麓戈壁邊緣,東距瓜州縣城60公裡,西距敦煌市區64公裡。南通懸泉谷懸泉水,北與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烽燧遙遙相望,是絲綢之路經過此地段的中心樞紐站。遠遠眺望,宛如長長的絲巾中間挽出的一個精美花結,分外奪目。
走進懸泉置遺址,遺址由塢院、馬廄、灰區及其附屬建筑構成。門朝東,四周為高大的院牆,邊長50米,西南角設突出塢體的角樓。塢牆系用土坯壘砌而成。塢內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時期的土坯牆體平房,為住宿區﹔東、北側為辦公區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馬廄3間﹔塢外西南部建有一組長約50米,呈南北向的馬廄3間。塢外西部為廢物堆積區。這裡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出土文物中,以簡牘文書、帛書、紙質文書、絲織品、農作物及家畜骨骼最重要,亦最有特征,是絲綢之路文化的實物証據。其中傳置機關的財產會計簿、郵驛信件會計簿、糧食供應會計簿、機關人員編制登記簿、過往人員登記簿等,真實地反映了漢王朝郵驛制度的全貌。特別是兩漢朝廷官員、使者和西域諸國國王、貴人、使者、使團及客商過往懸泉置的記錄,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絲綢之路的盛況。
據記載,漢代甘肅地區軍政事務繁雜,又處於絲綢之路東段交通孔道,郵驛更為繁忙。由西域各國來漢的王侯、使節或商貿人員,各級出使西域人員和公務出行者,就在館舍中食宿,通過館中的車馬送到下一個驛站。政府和軍隊的公文信件奏報,由驛站派人沿著驛路一站一站地傳遞各種郵件和信息。
我靜靜地站在遺址前,看著遺址留下少許殘垣斷壁,思緒飄遠到古代,仿佛能聽見悠揚的駝鈴、急促的馬蹄聲,眼前還似乎浮現出牽著駱駝在沙漠中行走的商隊、手持書信快馬加鞭的官員和遠道而來的使者……還有那些櫛風沐雨的旅人,來到此地歇息,酒足飯飽后,便繼續踏上旅途。
那麼,作為漢朝“五裡一郵,十裡一亭,三十裡為置”的古代郵驛,為什麼這個“置”叫“懸泉”呢?這還得益於漢將軍李廣利“刺石成泉”的壯舉。
傳說在漢武帝時期,被稱為“貳師將軍”的李廣利西征大宛取得大勝班師回京,途經敦煌時,天氣炎熱,人困馬乏,攜帶的水早已喝完,戰士們體力不支紛紛倒在戈壁灘上。而荒山周圍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廣利心急如焚,決定親自去找水。他來到南面山中,發現山是禿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見,走進山谷時卻被迎面的懸崖擋住了去路,崖上還刻有“滴水石”。李廣利見此不由怒發沖冠, 拍打著山石說:“滴水石,不見水,戲弄行人,徒有其名,毀我三軍,留它何用?”於是便拔劍上前奮力一劈,瞬間青石抖動,火花四迸﹔第二劍劈下去, 四周黃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劍刺進去, 頓時岩石開口,一股清泉水從石縫中汩汩涌出。戰士們歡騰雀躍,爭相痛飲。李廣利將軍開鑿的懸泉水成為百裡無人區內的生命之源,延續著沙漠裡生命的希望。為紀念李廣利將軍,當地的人們便將此泉命名為“貳師泉”,也就是后來的“懸泉”,又在旁邊修建了一座貳師廟,廟裡供奉李廣利像,並在此設置了驛站,供過往軍隊、使者歇息。
收起思緒靜下心來,順著朋友手指的方向望去,暗紅色的火焰山連綿起伏,東面可見一峽谷,峽谷后面應該就是懸泉水了。遺址位於山下最為開闊的河谷地帶,遠處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一覽無余。背靠大山,居高臨下,而且,前有甜水井,后有懸泉水,守關就是守水,可攻可守可避風。可見古人在選擇遺址位置時是經過精心考量的。
沿著鋪了細沙的小路慢慢前行,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上有一個標識牌,牌上刻有“古驛道”三個大字。曾經,那些長途跋涉走來傳遞公文、郵件的官員,那些來自若羌、樓蘭、烏孫、大宛等國的使臣在這裡都留下了來去匆匆的身影……順著木棧道前行,依次看到了置區、馬廄區、戍守區等,每一個區域都用方磚在原來的建筑遺址上進行了復原,塢院院牆、角墩、塢院內與塢院外房屋建筑一目了然。
站在懸泉置遺址上,眼前不禁浮現出千百年前波瀾起伏、兵荒馬亂的歲月和那些早已隨風消逝的過往。
返程的路上,再次回望遺址,繁華落幕,喧囂遠去,茫茫戈壁、層層碎石之下,埋藏著這座沉寂了2000多年的古驛站。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再也看不到完整的古驛站,但懸泉水依舊在山間輕快地流淌,側耳傾聽那潺潺的流水聲,輕吟低唱,仿佛在向來往的游客緩緩訴說著懸泉置的前世今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