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庄浪:探索多元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看庄浪·庄浪融媒記者 趙軍寶 楊璇 蘇轉轉
2023年09月04日11:23 |
小字號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庄浪縣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積極構建多元化、特色化產業布局,賦能鄉村振興,確保農民富裕,農業發展,農村和美。

“大概每年的收入在三萬塊錢,在合作社打工每天是80元錢,主要在自己的園子裡干,如果沒有活了就在合作社的果園裡干。”這幾天,水洛鎮吊溝村村民李收生在自家的果園裡打草,在務作好自家六畝果園之余,李收生還在村裡的合作社打工,每年的收入不菲。

在吊溝村,像李收生這樣在家門口有穩定收入的村民有三十多人,這緣於庄浪縣堅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大戶承包作為助農增收、聯農帶農的重要載體,促進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常年打工的有11人到12人,摘果、套袋這些大活干的時候有將近20個人。”2019年,吊溝村村民李建軍承包了100畝地塊種植蘋果,吸引了許多本村村民務工。

李建軍還帶領村民在果園種植綠肥,同時通過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模式,減少對化肥和農藥的依賴,降低生產成本,給蘋果產業注入了綠色元素,提高市場競爭力。

“我們採取種養殖結合,我建辦的1000頭的豬場和一個牛場的畜禽糞便,常年給果園提供農家綠色肥料,減少了化肥的使用。”李建軍說。

在“種養殖+新技術”的雙重加持下,吊溝村串起了循環農業的“生態鏈”,真正實現了種養雙贏。

“明年我們的目標是挂50萬袋,在盛果期正常挂果在60萬袋,除了人工的開支和農藥的開支,收益在50到60萬元之間。”李建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同時,吊溝村建成了窯洞農事體驗園,並對村裡道路沿線的基礎設施進行了美化、亮化。在現代化梯田生態果園觀景台設置了可以“打卡”的造型椅座、蘋果驛站和梯田文化牆。圍繞沿途海棠行道樹布置了“心願”樹,形成了浪漫的梯田風情廊道。在這裡,游客盡享“體驗式”旅游,滌盡浮躁,感受心靈回歸。

“這兒原來是個荒院,經過這一次改造,改造得很好,我領上娃娃出來有地方游,有地方跳舞,現在特別好。” 在吊溝村游玩的水洛鎮郭堡村村民李寶紅說。

依托梯田資源優勢,水洛鎮充分挖掘本村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等資源,打造了“生態梯田有機蘋果基地、種養加循環特色產業區、和美鄉村休閑旅游觀光帶”三張名片,形成農文旅多元融合產業發展良好格局。

據庄浪縣水洛鎮文化旅游服務中心副主任高軒介紹,吊溝村全村發展有機蘋果1800畝,目前已全部挂果,建成養牛小區2處,養豬小區3處,建辦宮燈廠2個,發展村集體蘋果周轉箱生產線1條,通過項目帶動,解決就業崗位95個,帶動村級增收20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手記】產業振興撬動鄉村振興,水洛鎮吊溝村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具體抓手,走出了一條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綠色發展之路,讓廣大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鄉村振興是一場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全方位的建設工程。不僅要實現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的實質改善,也須提升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鄉村文明風貌。因此,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助力文化活動,喚醒沉睡的鄉村文化,激發農民的主體意識,廣袤的鄉村才能煥發出持續發展的強大內驅力。

來源:看庄浪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