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祥:萬隻羊產業串起致富路

近年來,廣河縣通過落實牛羊產業發展“一意見八方案”政策措施,綜合運用產業資金、達標提升獎補、配套養殖暖棚、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措施,有效帶動農民走“羊”路、發“羊”財的同時,全力推動牛羊全產業鏈快速發展,為實現“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齊家鎮新民灘村金博養殖農民合作社負責人馬進祥,就是借助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東風,從百隻羊發展到萬隻育肥羊養殖的第一人。
金秋時節,在齊家鎮新民灘村的金博養殖農民合作社,一排排新建的羊舍格外引人注目,馬進祥正駕駛著自動撒料車為育肥羊投撒飼料,隨著撒料車的來回穿梭,五千多隻育肥羊的投食工作僅用十幾分鐘便已完成,一隻隻育肥羊膘肥體壯、毛色光亮,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午飯”。
馬進祥的養殖廠裡現存欄高品質育肥羔羊近6000多隻,大多都是從內蒙調入20多公斤的羊進行育肥,科學高效短期育肥到33公斤左右時出欄,育肥周期一般在30天至75天左右,單隻羊利潤平均在100至150元。
受父母影響,從小就和羊打交道的馬進祥,心思每天都就都圍著羊轉,哪隻羊吃的不好、哪隻流鼻涕、咳嗽,他總要琢磨出個結果,近二十年的養羊經歷,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羊專家”。他覺得,這幾年廣河縣大力發展糧改飼,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農作物秸杆,這是羊養殖的絕對優勢,加上科技人員的技術服務和政府牛羊獎補好政策,隻要勤快,養殖是很賺錢的一個產業。
“以前我養了3000多隻羊,生意也挺好的,一直是屠宰以后發往蘭州銷售,一天銷售20多個羊。今年政策好,我也擴大了規模,打算存欄量提高到10000隻左右,現在每天發往蘭州銷售的量達到了50隻到60隻左右。明年我想繼續擴大規模,准備擴大到20000隻左右。”馬進祥說。
以前,馬進祥總是面臨著生產和銷售脫節的問題,羊肥了,市場行情不行,市場好了,羊還不能出欄,成為了制約他發展的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馬進祥將眼光投向了蘭州市場,與廣河縣康清寒羊養殖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起了從育肥到銷售的全產業一體化鏈條,月銷售羊達到了二千多隻,年利潤達到了二百萬元。
馬進祥的養殖場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還帶動了村裡不少人一同獲益。養羊至今,他先后流轉村裡群眾土地十五畝,吸收村裡九名群眾長期在養殖場務工,每年前來務工人員近100多人,讓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賺錢。年過六旬的馬永華,每天負責給羊喂草、清掃牛舍、清理羊糞,現在已經成為了合作社的一名長期工,去年他的收入達到了將近4萬元。
今后,馬進祥將繼續以育肥羊為基礎,以規模化飼養、標准化生產、市場化運作為導向,不斷完善養殖、育肥、銷售一體化運營模式,帶動更多周邊更多群眾發展羊養殖產業,共同走上致富路。
來源:廣河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算力賦能 蘭州榆中加快“數字新城”建設
- 人民網蘭州9月1日電 (記者高翔)8月31日上午,西北5G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一期1#互聯網數據中心工程項目主體封頂儀式在蘭州市榆中縣舉行。據悉,該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有力促進蘭州市數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構建更加完善的算力服務產業鏈體系。…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