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灣行

仲秋時節,我們驅車從甘肅金昌市區向二十公裡外的雙灣鎮駛去。寬闊的柏油馬路上騰起陣陣熱浪,遠處祁連山巔白雪皚皚,似乎飄來陣陣涼風,吹散了心頭的些許熱意。
地肥水美的雙灣鎮是金昌市重要的蔬菜瓜果基地。眼下正是洋蔥收獲季。田野裡人聲鼎沸。婦女們把洋蔥從地裡挖出來裝進網袋。男人們把一個個鼓鼓的網袋扛到肩上,整齊地碼在地邊。一座座“小山”很快聳立起來,格外顯眼。大路上,一輛輛卡車來回馳騁,不斷地把洋蔥送到鎮上的收購點。
雙灣鎮文昌園裡卻一片安靜,如鬧市中的桃花源。這是一處田園生態旅游休閑之地。綠蔭遮天的深處,有詩意,有豐收。幾棵百年以上的古樹沒有圍欄,人與樹得以更加親近。郁郁蔥蔥的枝葉,仿佛一條條健壯的胳膊伸展出去,又如一把把傘擋住了“秋老虎”的灼浪。幾位老人衣著干淨、面容慈祥,悠閑地坐在長凳上嘮嗑。
古樹之間,是一排排高大壯碩的梨樹。飽滿、閃著光澤的梨露出淡紅色的面孔,已接近成熟。不遠處,幾個村民在擺放桌椅板凳、搭涼棚、鋪塑料布,為即將舉辦的美食節做准備。
走進陳家溝村老王家的果園,五彩繽紛、錯落生長的瓜果蔬菜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裡仿佛一個小型植物園:青綠色的蘋果沉沉地綴滿枝頭,金紅色的棗兒驕傲地挂在樹梢,樹底下,苜蓿綠茵茵的像地毯。將近兩米高的玉米秸稈,玉米棒似乎要撐破外衣,它們傾斜著身子,仿佛是在鞠躬,歡迎我們的到來。
老王穿行在果園中,腳步敏捷。緊跟在他身后的我加快腳步,還是跟不上他,頭和肩膀不時觸碰到樹枝、果實和花草,濃郁的香甜味沁滿心頭。
果園裡,栽種了蘋果樹、梨樹、杏樹、棗樹、桃樹和葡萄,中間還穿插種植了玉米、南瓜和苜蓿。老王轉過身來,笑嘻嘻地說,今年長勢好,估計有三四萬元收入,夠他們老兩口花銷了。
自從兒子到市區上班,女兒到湖南工作,老王老兩口就不種地了。家裡原先有十畝地,除了這兩畝果園,其他的地都承包給了別人。前幾年,由於果樹少、產量低,果園收入一般。這幾年樹都長大了,加上技術日趨成熟,果園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前些日子,家裡的杏子、桃子、葡萄成熟后,每天天沒亮,老兩口就匆匆吃些饃饃,喝些開水,開上裝滿果實的三輪車去市裡賣。中午到兒子家吃頓飯,回來后繼續採摘果實,准備第二天接著上市裡。眼瞧著蘋果、棗、梨、南瓜也快成熟,老兩口又開始准備起來。
聽老王說,村裡四百多戶人家都有果園,不少人家在市裡買了房。“現在政策這麼好,我當過村干部,更不能拖后腿,要好好經營果園!”老王早年當過兵,退役后又當過村委會主任,如今依然不服老,說起話來聲音洪亮。
月亮上來了,村子裡刮起清涼的風。又大又亮的月亮就像挂在枝頭的那一顆最大的果實,沉甸甸的。漫步村巷,果香彌漫,果實搖曳。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1日 第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