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新趨勢(評論員觀察)
——生活細節裡的中國經濟⑤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越來越多的低碳環保產品從“備選”成為“必選”,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綠色消費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消費新趨勢
綠色消費能成為一種趨勢,離不開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密切配合
最近,老同學喜提新車,邀我試乘。外形如“轎跑”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座椅推背感”真實而直觀。據介紹,他買的這款車因為太搶手,“從下單到提車至少得等上幾個星期”。
使用成本低,而且節能環保,消費者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不斷提高,見証綠色消費蔚成風尚。買電器不僅關注品牌,還會留意節能標識﹔在家點外賣,不忘選擇“不需要提供餐具”﹔一次性紙杯少了,保溫杯泡茶多了﹔手帕時隔多年,再次成為“時尚單品”……從穿衣、餐飲到出行、住宿,越來越多的低碳環保產品從“備選”成為“必選”,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綠色消費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消費新趨勢。這種新趨勢正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趨勢蘊藏著轉型升級的方向。綠色消費漸成趨勢浪潮,企業靈敏感知到綠色消費需求信號,在綠色生產、綠色流通和綠色服務等領域擁抱機遇,嘗到了“綠色紅利”的甜頭。從共享經濟到新能源汽車,從二手市場到綠色電力,一批成功的商業新模式,給中國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支持企業用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這些努力不斷塑造我國經濟的新動能新優勢。
新趨勢拓展著擴大內需的空間。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超萬億元,其中在以舊換新八大類家電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佔比達90%以上。從各地情況看,20多個省份將淨水器、洗碗機等綠色智能家電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綠色消費需求。綠色消費加快形成,綠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正成為經濟回升向好的有力保障。
綠色消費能成為一種趨勢,離不開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密切配合。無論是鼓勵企業綠色轉型產生“正外部性”,還是消除綠色消費時面臨的“信息不對稱”,都離不開有為政府提供引導、支持和協調,讓市場充分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從拓展政府綠色產品採購規模,到通過發放消費券、設置積分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再到加大對企業的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這些銜接配套的政策舉措,讓企業在綠色發展的新賽道上走得更順、更遠。
趨勢猶如浩浩蕩蕩的浪潮,隻能迎,不可拒。把握大勢,乘勢而上,才能引領世界潮流。在南非,中國企業建設運營的德阿風電項目並網發電,有效緩解當地電力供應短缺局面﹔在巴基斯坦,不少住宅和商業地產中都安裝了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塞內加爾的蘇拉去年購買了100多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准備用這些車輛開展網約車或出租車服務。一位國際友人說得好,“世界的綠色發展離不開中國”。深化可再生能源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成為“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進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生動寫照。
透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生動實踐,更能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的重要判斷,也更能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部署。把握時與勢,珍惜機與變,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我們一定能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寫好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