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爐”打磨帶來的啟示(縱橫)
2025年08月27日09: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回爐”打磨帶來的啟示(縱橫)
5個月脫產學習機器人系統運維,健身教練轉行投身工業機器人領域……當前,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爐重造”,通過重返職校或參加企業定向培訓班,系統學習某項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
“回爐”一詞,常帶著重新打磨的意味。當下的“回爐”,成了一種“反向鍍金”。以“回爐”的年輕人姜欣茜為例,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的她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卻因為缺少實操經驗而在求職中碰壁。進入相關學校學習機器人系統運維,考核通過后將直接入職提供培訓的企業——“回爐”成為一種錯位競爭、突破職業瓶頸的策略。
終身學習是一種理念,伴隨人的一生。當下趨勢,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印証。學習不再止步於獲得一紙文憑,而是貫穿一生的持續投資。許多年輕人發現,一項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可以帶來明確的崗位、清晰的上升通道、可預期的收入,這是一種基於現實考量的價值重估。與其依賴“老本”,不如主動擁抱變化,學習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前沿實用技能,用與時俱進的能力贏得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文憑與技能並非對立關系。文憑代表著系統學習能力,是基礎﹔特定技能則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是應用。年輕人選擇“回爐”,正是在主動將文憑的通用價值,轉化為技能的實用價值,體現了更強的職業掌控力。
其實,在產業升級趨勢下,僅靠幾個月的“回爐”培訓,通常還難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長期需求。這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促進高等教育與產業前沿深度融合,探索更系統化的人才培養,大有可為。
(摘編自《湖北日報》,原題為《“回爐重造”是為了系統升級》)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