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6 09:06)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赵志刚行走在野外,仔细寻觅夹在土层间的一枚枚彩陶片,“多一点探索,多一些对历史文化的触摸”。 百余年前,在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几千年前的古文化遗存被发现;后来,考古学家夏鼐将其命名为“马家窑文化”;11年前,临洮县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考古研…[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6 09:00)
本报兰州3月25日电 (记者赵帅杰)日前,甘肃省医疗保障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从今年3月起,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进一步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和参保人合法权益。 实施细则提出,对相关人员进行“一人一档”记分管理,对违法…[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6 08:48)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心有所向、行有所至,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形成合力,巨大红利涌流在广袤土地,长出来的一定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甜果子” 让农业发展有了更多新业态、农村涌现更多“新农人”,大家齐声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自信歌” 眼下,农忙好光景,春耕正当时。和土地打了半辈…[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3 09:01)
本报兰州3月22日电 (记者赵帅杰)3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正式发布。 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1 09:21)
买滴灌带、置办地膜、检修农机……李荣植忙活起来,“人勤地不懒,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90后李荣植,年纪不大,种地经验却很丰富。7年前,在外打拼的他回到家乡甘肃定西安定区大岔村,跟随父辈搞种植。 定西曾有“苦瘠甲天下”的标签,苦的是缺水,瘠的是旱地。2023年,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山东青岛市与定西市…[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1 09:09)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 旅客在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内参观。 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也投入使用。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两条跑道、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建设空管、航…[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20 09:02)
本报兰州3月19日电 (记者王锦涛)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日前,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1标)基础首浇顺利完成,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开工。 陇电入浙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甘肃省,止于浙江省,全长约2370公里,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9 08:51)
本报兰州3月18日电 (记者宋朝军)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烛龙一号”由西北师范大学和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联合研制。从核心材料研发到换能器件制造,“烛龙一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过程中,团队攻…[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8 09:38)
本报兰州3月17日电 (记者宋朝军)近日,甘肃部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九大行动”,重点聚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等方面。其中,甘肃将持续加强祁连山、秦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在对现有观(监)测资源调查摸底基础上,推进建设一网联通、覆盖全域的祁连山保护区统…[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7 09:05)
本报兰州3月16日电 (记者王锦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16日建成投运,新建的T3航站楼将于3月20日零时正式启用。 据介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新建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其中T3航站楼配备超过60个登机桥位,是国内单体航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