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知识快餐”冲淡了思考(新视角)
从文字书籍、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不断演变。如今,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知识付费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知识正变得随处可见、随手可学。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各大平台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其视频作品的传播效力远高于平台整体平均水平。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网民知识需求多元的背景下,新型传播方式给知识本身带来深刻变化。在极短时间内,“网红教授”“网红科学家”通过视频,将高深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一下子拉近了公众与科学文化知识的距离。知识付费平台上,只要点击鼠标、花费一定费用,就能寻到若干自己需要的答案。知识“边界”拓展了,知识传播的门槛降低了,“知识”不仅属于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普通人也能分享生活经验,参与知识传播。
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新型知识传播方式具有碎片化、娱乐性等特点,通过这些途径能真正学到知识吗?
其实,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当下,除了拿出整段时间学习之外,“碎片化”学习并非没有意义,简单以“碎片化”为由否定短视频等新型知识传播形态并不可取。但同时,也不宜将其万能化,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内容生产者一味追求传播效应,不惜以偏概全,误导公众;有的人则将网络视为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对短视频、知识付费等平台产生严重依赖等,以上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应当承认,新型知识传播仍是一种“知识快餐”,无法取代系统的专业学习,是课堂教育、书本学习的有益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获取知识,都离不开思考分析的过程。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向来相辅相成。借助互联网,人们每天都能接触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只有通过思考,知识才能真正转换成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当我们习惯于肤浅化、感官化的信息与表达,思维认知活动就会长期停留在感知阶段,分析、判断等高级思维能力也将慢慢退化。现实中,有的人经常“刷”各类短视频,游逛于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可遇到实际问题时依然困惑不已,最终又寄希望于在网上一搜了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分析、消化吸收的过程。
实践证明,知识的丰富不必然带来能力的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知识传播途径日益多元,但经过长期的阅读积累、思考分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路子不会变。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努力让思考成为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唯有如此,方能在纷繁海量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好地充实自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