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日報看甘肅-頭版看甘肅-更多>> 自動刷新:40秒60秒手動 

“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19 09:16)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近年來引進火龍果、百香果、木瓜等南方水果,開展“南果北種”。圖為姚磨村“南果北種”設施溫棚。 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天津市薊州區是天津唯一的半山區,有著悠久的果品種植歷史。圖為薊州區穿芳峪鎮大巨各庄村內,村民在火龍果種植區除草。 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中…[詳細]

勇者腳下路常在(金台隨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7 10:24)

  你看過山間的溪流嗎? 很多時候,它看似已被陡峭的崖壁擋住去路,但仔細觀察:它或是從石縫間悄然滲出,無聲地浸潤著﹔或是從崖底的罅隙中鑽出,執著地流淌著﹔又或是積蓄力量,在岩石邊緣漫溢開來,最終匯成新的溪流…… 水千回百轉、執著向遠,也給人以啟示。如果隻看眼前路,便會在山重水復中哀嘆道盡途窮﹔但如果葆有…[詳細]

防沙治沙,荒漠裡播撒希望的種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7 10:22)

  馬俊河(右)和志願者在觀察樹木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劉拐沙頭,黃河兩岸顯出片片綠意。 新華社記者 連 振攝 今年6月17日是第三十一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黃沙退卻,新綠涌動。截至2024年底,我國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淨減少6500萬畝…[詳細]

立體停車庫閑置為哪般(金台視線)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6 10:28)

  廣東深圳龍華區一處停工多年的立體停車庫。 資料圖片 在許多城市,隨著人均車輛保有量的上升,停車難成了困擾人們的重要問題。立體停車庫以其對立體空間的充分開發利用,成為解決停車難的一種有效選擇。然而,有不少讀者反映,一些地方的立體停車庫,尤其是一些機械立體停車庫建好后,出現了整體閑置、利用率不高…[詳細]

扎實改作風 真情惠民生(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6 10:21)

  “新路燈亮堂又美觀,晚上出門再也不用摸黑了!”看著新安裝的路燈,四川省蓬溪縣赤城鎮居民張女士滿臉笑容。 蓬溪縣廣泛收集民生難題,累計摸排相關訴求128個,同時建立整改台賬,明確即知即改類問題5日內銷號、限期整改類問題3個月內銷號。如今,主城區6條主干道完成路燈改造,200余個老舊小區加裝庭院燈。 深…[詳細]

讓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多彩(民生一線)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6 10:15)

  橫梁鄉綠洲“一老一幼”關愛服務中心裡,苟正升在拉二胡。 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一繡一隻船,船在江岸邊……”伴隨著悠揚的二胡樂曲,民歌《繡荷包》的歌聲從一間小屋中飄出。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泗水鎮上四壩村村民王大發今年71歲,他拉著二胡,好友在一旁唱和。這裡是村中互助幸福院的曲藝室。 近年來,古浪…[詳細]

傳承四百年 集百家墨寶(文物有話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4 08:04)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典的標志性符號,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備受國人的尊崇和喜愛。自秦開創書法先河后,歷朝歷代涌現出眾多的書法名家,在筆墨流轉間盡顯文脈和風骨,成為后世學習研究的范本。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趙光義命翰林侍書王著將內府所藏的歷代書法墨跡編次成卷,用棗木板摹刻成帖,拓賜大臣,成就…[詳細]

書寫“液體黃金”的產業發展故事(嘗嘗“中國新特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13 08:58)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鎮賀家坪村一處油橄欖種植基地。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攝 在隴南市武都區一家油橄欖加工企業,工作人員在橄欖油生產線上作業。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攝 甘肅隴南,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金紐帶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內,打開瓶裝橄欖油,金黃色的油脂透出誘人的色澤,將這一小杯“液體…[詳細]

走近社區“手藝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12 09:18)

  給老伙伴們剪頭發 ■ 王春江 吉林吉林 理發師 前兩天,我又給同住小區裡的老李頭剪了頭發。他是我的“老客戶”,雖已滿頭白發,但每月仍愛捯飭自個兒。剪完頭,他向我豎起大拇指,我心裡也樂呵呵。 我今年72歲,是吉林省吉林市一名退休職工。自從搬到昌邑區民主街道蘇園社區后,發型師成了我的“新職業”。“客戶”…[詳細]

甘肅啟動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建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6-12 09:05)

  本報蘭州6月11日電 (記者趙帥杰)日前,記者從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甘肅將以石窟寺、長城、古城址、古建筑、張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遺產為重點,加快構建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預計投資6.1億元,推動落實120項具體任務。 根據《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建設實施方案》,甘肅重點遴選重…[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2 3 4 5 6 頁  下一頁  尾頁

人民日報記者報道集更多>>

人民日報電子版在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