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9-07 08:40)
新華社蘭州9月6日電 9月6日,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省敦煌市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中外嘉賓表示,敦煌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文化文明的匯聚交融之地。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在新起點上,要大力倡導絲…[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9-05 09:29)
甘肅省永登縣,現轄15個鄉鎮,戶籍人口38.3萬人。這是一個“厚、積、博、發”充滿希望的地方:歷史“厚”,古稱令居,西漢設縣,地處河西走廊門戶﹔產業“積”,基礎農業具有都市農業潛質,傳統工業富有綠色轉型基質﹔物產“博”,土地資源富集,未利用地面積佔全市的46%,礦產資源豐富,儲量佔全市的70%﹔態勢…[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9-05 09:28)
2000多年前,貫通亞歐的古絲綢之路從敦煌蜿蜒而過,架起一座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 10年前,“一帶一路”倡議承載著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繁榮發展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2016年,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辦,這是以“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國際博覽會。 秉承“和…[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9-04 10:50)
日前,在大足石刻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工程現場,工作人員對石刻造像病害進行處理。 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在甘肅敦煌研究院多場耦合實驗室中,工作人員對慶陽北石窟寺砂岩樣品進行三維掃描分析。 新華社記者 李 賀攝 日前,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重慶舉行。圖為嘉賓在大足石刻文物醫院內參觀。 新華社記者 黃…[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9-04 10:49)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遺產點之一,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畫,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圖為8月28日,游客在麥積山石窟參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9月04日 第 07 版)…[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9-01 09:07)
8月19日,北京大學迎來2023級本科新生。圖為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內拍攝的新生報到現場。 新華社記者 徐嘉懿攝 眼下,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正緊張進行,受災學校圍牆修復、室內外地面恢復等項目全部入場施工,全力開展工作,限期推進,確保正常開學。圖為8月24日,施工人員在…[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9-01 09:00)
8月30日,在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南古鎮東朱村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收獲機正採收馬鈴薯。近年來,民樂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從基地建設、良種運用、貯藏銷售、技術服務等方面支持馬鈴薯產業。今年,民樂縣種植馬鈴薯15萬畝,總產量預計達到40萬噸。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1日 第 04 版)…[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8-31 09:29)
輕點鼠標,便可身著古裝,“穿越”到北宋﹔畫面切轉,即可移步換景,近距離觀賞敦煌莫高窟壁畫……近年來,數字技術與文旅產業的邂逅,催生產業蝶變,激活消費市場。 跨越時空、多元體驗,是數字文旅的鮮明特色。消費者既可以走進景區看山望水,也可以在數字場景中自由徜徉,還可以通過電商平台等進行消費。季節性、地…[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8-28 14:57)
本報電 (記者王錦濤)8月19日,慶祝《敦煌研究》創刊40周年暨出版200期座談會在敦煌研究院蘭州院部舉辦。40年來,《敦煌研究》共刊出正刊200期、特刊11期,發表論文4100余篇,刊發內容涉及敦煌學的所有專業,成為國內外敦煌學界的必讀期刊。 據介紹,敦煌文物研究所創辦了《敦煌研究》期刊,於1…[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8-27 06:22)
“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穩中求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 8月26日,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