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日報看甘肅-頭版看甘肅-更多>> 自動刷新:40秒60秒手動 

甘肅臨夏積極推動群眾籃球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20 11:15)

  “攢勁!攢勁!”5月1日上午,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裡,4000多名觀眾用本地方言為球員喝彩。隨著一聲哨響,比賽結束,臨夏州代表隊隊長馬小林帶領隊友向觀眾席鞠躬致意,在黃河流域九省(區)第二屆農民籃球邀請賽首個比賽日,他們取得了勝利。 馬小林來自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胡林家鄉高…[詳細]

甘肅因地制宜推廣現代漁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18 10:31)

  “起!”一聲號子,伴著清晨水庫的粼粼波光,沿著寬闊的水面傳向遠方。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劉家峽水庫漁場,一個網兜從水下被緩緩拉出,近百條魚隨之出水,每條都有7斤多。 拉起網兜的並不是工人,而是一個巨大的機械臂。 “這是我們設計的作業平台,一上午用機械臂能捕撈8噸多魚。”看著有序作業的平台,甘肅…[詳細]

柔性執法傳遞法治溫度(法治聚焦)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16 11:11)

  編者按: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於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作出系統部署。 近年來,多地公安交管、交通運輸部門針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推出多項柔性化、人性化執法舉措,避免簡單地“一抓了之”“一罰了之”。各地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同時,堅持“包容審慎”監管,…[詳細]

甘肅啟動建設“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16 11:09)

  本報蘭州5月15日電 (記者趙帥杰)日前,記者從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為推進全省高速公路“聯網、補網、強鏈”,甘肅省決定啟動建設河西北部、甘肅中南和甘肅中東“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規劃新建和改擴建收費公路總規模約4550公裡,估算總投資約5460億元。 “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項目均為收費公路項目,由…[詳細]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花樣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14 11:11)

  “舟曲刺繡,講究一針成型。針帶著線穿下去,每步都影響‘花兒’的形態。”伴著晨曦鳥鳴,在甘肅省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幾名繡娘來到劉三翠家裡,向她請教舟曲刺繡的技巧。 劉三翠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舟曲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今年73歲,已經和針線相伴了60年。 劉三翠的手藝傳自村裡的老人。大伙兒都把花…[詳細]

一個制種大縣的種業振興路(經濟聚焦·推進農業科技現代化②)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14 11:09)

  核心閱讀 甘肅張掖臨澤縣是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全國每100粒玉米種子就有13粒產自這裡。完善質檢機制,推廣智慧耕種,延長產業鏈條……近年來,當地多措並舉推進玉米制種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產業活力不斷增強。 登上瞭望台,遠處祁連聳立,近處沃野連綿,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平川鎮的5000畝玉米制種示范基…[詳細]

“夢想走廊”薈萃多姿多彩奮斗者(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⑤)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04 10:47)

  一部河西走廊史,也是一部奮斗史。 絲綢古道,駝鈴聲聲,昔日行者跋涉前行﹔新時代,高鐵、飛機、汽車穿梭往來,多姿多彩的奮斗者薈萃河西走廊,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在做著不平凡的貢獻。 北邊,治沙人以“綠”為墨,寫下一行行不懈奮斗的足跡。 “治沙,算我一個!”從40多年前甘肅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主動挺進沙海,…[詳細]

從工業走廊經濟帶看新質生產力(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④)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03 11:13)

  文化經濟一廊間。今天到河西走廊,看文旅、看科創,更能感受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萬千氣象。 一匹天馬,昂首嘶鳴、騰空疾馳,蹄下飛鳥回首注目……“馬踏飛燕”——中國旅游標志,取自上世紀60年代甘肅武威出土的文物。 飛天夢,幾千年縈繞中華民族心中。飛天壁畫,敦煌壁畫藝術代表之作,今天成為航天強國建設的見証者。…[詳細]

各地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02 10:01)

  根據《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以保護好長征文物、講好長征故事、傳承好長征精神、利用好長征資源、帶動好長征沿線發展為總體建設目標,整合長征沿線15個省(區、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根據紅軍長征歷程和行軍線路整體空間框架和敘事體系,加強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類主體功…[詳細]

“農業走廊”繪出現代農業新“豐”景(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5-02 09:58)

  有“金張掖”之譽的甘肅省張掖市,今天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全國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種基地,這一貢獻讓新時代河西走廊增添了一張“農業走廊”的新名片。 河西走廊和農作物“種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100多年前,漢代使者張騫開辟了橫跨歐亞的絲綢之路,引進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種子。莫高窟壁…[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6 7 8 9 10 頁  下一頁  尾頁

人民日報記者報道集更多>>

人民日報電子版在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