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日報看甘肅-頭版看甘肅-更多>> 自動刷新:40秒60秒手動 

登門送關愛 服務暖人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8 10:25)

  “血壓保持得不錯,降壓藥還得按時吃著,不夠我再來送。”80歲高齡的郇玉蘭老人獨自一人居住,量完血壓,王彩英把凳子往郇玉蘭身邊挪了挪,就近坐下,詢問起生活近況。 49歲的王彩英是名村醫,家住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南華鎮勝利村,去年起,她又多了個新身份——“敲門嫂”。過去,她總在村衛生室守著,等待患者上門。…[詳細]

以AI技術演繹“國風國潮”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06-28 10:24)

  AI技術正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穎的形式煥發生機。近日,美圖秀秀與敦煌博物館聯合推出的“敦煌色彩的故事”活動入選“中國好故事”地域特色文化網絡國際傳播案例。該評選活動由中央網信辦指導,中國外文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主辦。 作為一家長期探索應用AI技術的影像科技企業,美圖公司近年啟動了“中國傳統文…[詳細]

三位市民的辦事新體驗(高效辦成一件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5 10:26)

  編者按: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指出,“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將需要多個部門辦理或跨層級辦理,關聯性強、辦理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多個事項集成辦理,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服務。” 圍繞企業和群眾關心的勞務派遣人力…[詳細]

我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次10公裡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4 14:37)

  本報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劉詩瑤)6月23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次10公裡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本次試驗是目前國內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最大規模的垂直起降飛行試驗,也是國內自主研制的深度變推液氧甲烷發動機在10公裡級返回飛行中的首次應用。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 垂…[詳細]

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舉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2 14:06)

  本報甘肅天水6月21日電 (記者宋朝軍)2024(甲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21日上午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行。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當日,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台灣新北市舉行。 今年公祭伏羲大典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主題…[詳細]

“窯洞”派出所守在沙海畔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1 11:33)

  日常風速10級、每秒近30米,呼嘯而過﹔年溫差高達70攝氏度,寒暑交替……沉寂的羅布泊東南邊緣,距離甘肅省敦煌市區180多公裡,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景區治安派出所的9位民輔警堅守在沙海畔,與風聲為伴。 雅丹,意為“陡壁的土丘”,是由風沙刻蝕出來的特殊地貌。20多年前,隨著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雅丹派出…[詳細]

團結奮進,共創美好未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1 11:32)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青海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民族團結、共同富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表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錨定高質量發展、強化實干擔當,團結一心、奮發進取,以中國式現代化共…[詳細]

甘肅外送電和新能源發電增長加快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0 15:14)

  本報蘭州6月19日電 (記者銀燕)記者從甘肅省政府獲悉:今年1—5月,甘肅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19.8%,增速比1—4月加快2.5個百分點﹔風力發電量增長5.2%,增速比1—4月回升11.7個百分點,風光電合計對規上工業發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50.9%。 同時,外送電快速增長。1—5月,…[詳細]

黃河流域河湖面貌發生全局性改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6-20 15:04)

  本報蘭州6月19日電 (記者銀燕)記者從第三次黃河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獲悉:5年來,水利部和沿黃9省區全面強化河湖長制,推動黃河流域河湖保護治理管理取得顯著成效,黃河流域河湖面貌發生全局性改善。 2021年10月,黃河流域在七大流域中率先建立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兩年多來,各省區共同研究黃河保護…[詳細]

良好家風 代代傳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06-15 17:26)

  王瑞文(左)與兒子交流讀書心得。 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 張買江 河南林州 退休工人 刀劈斧砍般的太行山峭壁間,一條人工水渠盤山而建。兒子小時候問,這渠是從天上來的吧?我說,是靠一把把錘子、一根根鋼钎和一雙雙手,硬生生鑿出來的。作為一名紅旗渠建設和發展的參與者、見証者,我的一生,包括我的家庭,都深深…[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3 4 5 6 7 頁  下一頁  尾頁

人民日報記者報道集更多>>

人民日報電子版在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