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崔士鑫 王志鋒

2020年01月17日14: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人民觀察)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學習時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治理高度,對時代發展大勢和媒體發展規律的深刻理解與准確把握,為加快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將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意義重大而深遠

  習近平同志在“1·25”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形成“全媒體傳播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從制度建設層面,進一步深化了對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重大意義的認識。

  彰顯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習近平同志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主流媒體要牢牢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就必須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通過流程優化、平台再造,建立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內容生產與傳播整體架構,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科學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與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互為基礎、互為保障。在全媒體時代,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才能通過高質量的內容產出機制、高效能的全媒體傳播運行機制、高水平的網絡管理機制,確保導向正確、引導有力,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輿論引導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內在要求實現傳播體系現代化。在全媒體時代,實現傳播體系現代化,不僅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提升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而且要體現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要求,形成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全面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思想保証和強大精神動力。

  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基礎更加牢固

  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內涵豐富,既有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整體戰略部署,又有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重要原則和工作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同志發表“1·25”重要講話以來,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步伐明顯加快、成效顯著,媒體融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狠抓根本,高質量內容生產機制加快形成。全媒體時代,無論傳播方式如何變化,做好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最根本的還是要做好優質內容。正面優質內容跟不上,負面有害內容就會滋長蔓延。主流媒體注重抓住內容建設這一根本,加快建立適應全媒體傳播的高質量內容生產機制。人民日報結合改版工作,把改造採編流程與鞏固提升改版成效相結合,推進新一輪新聞生產供給側改革,全面提升採編力量全媒體供稿能力,並成立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優質內容與技術、平台、渠道、需求精准對接,進一步強化了主流價值傳播。

  強化支撐,全媒體傳播體系技術驅動力不斷提升。媒體融合發展是一次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媒體變革。主流媒體緊跟前沿技術,積極探索全媒體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通過技術賦能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推出了大量融合傳播精品。例如,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報道中,新華社智能化編輯部推出《這些“大國重器”,讓你在桌面上親手操控》,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讓人們提前感受到大閱兵的震撼沖擊。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融媒體工作室為代表的新媒體機構,注重前沿技術與應用場景的結合,形成編採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深度融合的技術研發機制,不斷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發應用,全面提升了新聞採集能力、加工編輯能力、解讀分析能力和多元傳播能力。

  突出創新,全媒體時代傳播管理新模式逐步完善。全媒體傳播給網絡輿論管理與媒體導向管理帶來嚴峻挑戰。應時而變、創新管理,才能為全媒體傳播體系保駕護航。要注重創新信息傳播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科學性、精准度和有效性,利用全媒體技術手段,建立輿情安全風險報告機制、研判處置機制等,科學高效發揮管理作用。2019年12月發布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不僅進一步明確已有制度性安排,而且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機制規范,構建適應全媒體傳播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要探索建立警企聯動協同處置機制等,不斷提升全媒體時代依法管網治網水平。

  著力夯實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制度基礎

  加快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著力夯實制度基礎,把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實際效能,實現全媒體正能量傳播效果最大化、最優化。

  堅持黨管媒體原則。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其他各類互聯網平台,都必須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做到新聞輿論陣地延伸到哪裡、黨管媒體的原則就落實到哪裡,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把正確導向貫穿於媒體融合發展各環節、全過程,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加強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制度保障。全媒體傳播使媒體產業形態越來越復雜,宣傳目標與贏利需求的界限容易模糊。新聞媒體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方面。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在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過程中,絕不能隻講產業屬性而忽視意識形態屬性,絕不能以產業屬性影響和削弱意識形態屬性。應做好制度設計、完善考核規則,把社會效益細化為受眾反應、社會影響等具體指標,可量化、可核查,確保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形成適應全媒體傳播規律的自我創新機制。全媒體在不斷發展,全媒體傳播體系也需不斷完善。不進則退,慢進亦退。要遵循全媒體傳播規律,構建有利於推動優質內容生產的自我激勵機制,推動形成把信息革命成果運用到新聞信息採集、生產、傳播、反饋各環節的自我創新機制,從制度上促進主流媒體保持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對新技術的敏感,瞄准科技前沿,高度關注、主動擁抱、及時跟進,注重綜合發揮內容建設和技術創新的引領作用,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責編: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