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是重要保障
拿起話筒就能講,講了還能讓人聽進去,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這樣才能凝聚人心、匯聚眾力
一段朴實的播報,卻意外收獲了大量點贊。天津市薊州區西龍虎峪鎮東頭百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志春為了勸村民疫情防控期間“不出門、不聚餐”,用大喇叭廣播:“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別太自信了!”這段接地氣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這是天津推動基層群防群控工作的一個縮影。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是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各個區利用村裡的大喇叭、社區的廣播站,動態傳播權威信息,及時宣講防疫科學知識,快速消除各種謠言、傳遞必勝信心,廣播內容也便捷直接、明白易懂。事實証明,這種方式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宣傳中能發揮重要作用。
大喇叭廣播是一種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隨著電腦、手機等新一代信息載體的不斷普及,大喇叭的功能和作用也在發生變化。但在一些農村和社區,大喇叭的影響力依然很大。以農村的大喇叭為例,成本低、效率高是明顯的優勢。比如,一個信息可以反復廣而告之,不需要大批量印刷宣傳品,所耗物料成本很少﹔又如,一個人面對話筒,聲音可以傳遍各家,不必使用更多人力走村串戶,節省人力資源。一個大喇叭挂在村裡、社區居委會門口,不時傳出村委會、居委會的聲音,老百姓即使不見面,大事小情也全知道。
正因如此,大喇叭廣播宣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即便在5G基站不斷延伸覆蓋、手機端訊息可以快速直達的條件下,在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村也不能丟棄大喇叭。這種認識,不僅是因為老百姓對大喇叭這種信息傳播方式喜聞樂見,而且是因為大喇叭廣播在各種應急情況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然,大喇叭講的是信息,老百姓聽的是有用價值。讓人聽得進去,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並不容易,弄不好就成了照本宣科。要讓人愛聽,其實是一種說話的藝術。好聽才能易懂,聽懂才能說動。拿起話筒就能講,講了還能讓人聽進去,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這樣才能凝聚人心、匯聚眾力。
從實踐中看,天津的大喇叭不少都是用天津本地方言廣播,讓人一聽就感到親近親切。不少社區還自編快板、“三字經”、三句半等,用個性十足的形式將防控知識要點掰開揉碎了講、做成通俗易懂的內容,讓宣傳變得好聽易記接地氣。疫情防控內容一經大喇叭“喊”出來,就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傳遞出信心和力量,成為群防群控不可或缺的一環。
讓暖心鼓勁、科學理性的話語在空中回響,我們一定能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凝聚戰勝疫情的強大正能量。
(作者為本報天津分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