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軍人忠誠愛國、勇敢堅毅、崇德向善的品質,以維護祖國和人民利益為首要任務的精神,在當今和平年代,尤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繼續在退伍軍人以及軍人子女的身上延續著……

發揚光榮傳統 志願保護生態

2020年08月04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發揚光榮傳統 志願保護生態

要讓甘肅的荒山披上綠衣

本報記者 銀 燕

在蘭州市通往蘭州新區的水秦快速路上,向東能看到一片綠綠的山頭:油鬆、側柏、紅柳等耐旱綠色植物在這裡快樂地生長著。在大西北,種活一棵樹不容易。這些荒山變成綠色原野,退役軍人胡紅軍發明的樹下根部滲灌技術功不可沒。不少枝頭枯黃、瀕臨死亡的油鬆樹苗,經過他的滲灌技術挽救,活了過來。

如今,胡紅軍採用滲灌技術綠化的荒地越來越多,在新區、在水秦路、在農投園區的一塊塊荒地現在變得生機盎然。

黃土地不容易保水。漫灌用水量大、消耗驚人,運用滲灌技術,節水效果相當明顯。“以前漫灌,1畝地要用好幾十立方水,採用這種滲灌技術隻需用1立方水,而且我把閥門打開就不管了,可以騰出手干別的,我們已經使用好幾年了,沒有啥問題!水節省下了,作物品質沒有變差。”蘭州新區窩窩井村村民趙貴春說。

胡紅軍介紹,這套植樹節水灌溉技術非常簡單,分為裝置和管道:管道供水,裝置滲水。這套技術在樹的根部設置了一個供水器,當樹缺水時在毛細原理作用下,水會慢慢地滲透到樹的根部,有效維持樹的成活﹔下雨時,水會自動蓄滿蓄水器,以待干旱時再用,而不是直接滲到地底下。

“甘肅處於西北內陸,好多地方降水很少,新技術能讓農民少用水,省人工又能種得活。”胡紅軍為此申辦了公司,奔波在甘肅干旱缺水的縣區民勤、景泰、靖遠等地的農村,耐心地向村民們介紹根部滲漏滴灌技術。在景泰縣,他用新方法幫助當地農民栽樹200多畝,成活率達到95%以上。在民勤騰格裡沙漠邊沿,農民用這項技術栽活了幾千棵沙柳。

滴水孔很少堵塞是這項技術的又一個顯著優勢,能進一步節省成本。幾年前,寧夏中寧枸杞產業集團種的3000畝枸杞林,在採用滴灌技術一年后出現堵塞,中寧縣的同志找到胡紅軍后,開始使用滲灌技術,在有機枸杞出口基地試種了100畝枸杞,實驗效果很好。

2013年,寧夏科技廳對滲灌發布的報告顯示:根部滲漏節水裝置,是在埋設於樹木根部的輸水管上安裝有別於各類節水技術的滲漏裝置,使林木灌溉更加節水,比滴灌節水30%,但材料成本比滴灌技術節省70%-80%,同時實用性更強更廣,能夠實現智能化、遠程化控制。

胡紅軍曾經說過他的心願,就是讓他的第二故鄉“甘肅”的荒山都披上綠衣裳。為了達到這個夢想,胡紅軍的腳步一刻不停歇——

甘肅省臨洮縣的荒坡山地鹼性大,缺水,農業發展困難多,收益少,這種現象在西北比較普遍。2017年4月,胡紅軍在臨洮縣井坪工業園區的荒地裡,使用根部滲漏技術種上杏樹、棗樹、核桃樹等十幾種經濟作物,成活率達到90%,還在經濟林下套種苜蓿和草坪,每畝產青飼料2噸以上,用青飼料養雞養羊,再用雞肥羊肥還田,實現了有機生態循環。

2019年,胡紅軍和他的團隊在蘭州水秦快速路28公裡處做綠化,在原來綠化200畝的基礎上,多干出600多畝,樹木成活率實現80%以上,讓這一片荒山變成了水秦快速路上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不僅如此,綠化后的荒山種上經濟作物,既好看,有生態價值,同時也創造了經濟價值。在白銀市靖遠縣斷腰村、蘭州新區窩窩井、王家溝村,胡紅軍應用節水技術,栽種上黑枸杞、杏、梨、桃、文冠果,果樹挂果率高,長勢很好。

2020年,胡紅軍在蘭州新區農投現代農業園區綠化了200畝地,綠化期間,他鑽研技術、帶頭苦干,經常工作到很晚。

2020年6月份,胡紅軍在蘭州市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了科技創新一等獎。“消息傳來,我的老領導、扶貧干部賈杰問我能不能為扶貧出力,農民採摘花椒用工難找,費用高,能不能把農民從花椒採摘難、苦、煩中解脫出來。”胡紅軍說。

胡紅軍對老領導的請求非常重視,他二話沒說,跑到定西找採摘花椒的農民了解情況。目前,他已設計出兩種新方法。他還在刻苦鑽研,想著早日在這裡實現花椒採摘無人化,打藥自動化。

“征戰”野保戰場

張大芊 盧 蕾 王 華

“一代人有一代人該干的事兒,父母保家衛國、征戰沙場,而我們這一代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積極參與國家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護一隻鳥、拆一片鳥網、救助一隻動物,從一點一滴中參與美麗中國建設,這是我們平凡人能做到的事情”。這是王靜國的口頭禪,也是他和他的志願者朋友立志要做的事情。

今年52歲的王靜國,是一名軍人后代,他的父親王樹貴是一名解放軍人,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願軍,10多年的崢嶸歲月,留給王靜國父親的除了榮譽還附帶著許多病痛,60多歲時,王樹貴最終癌症發作離世了。彌留之際,王樹貴留給王靜國的隻有從小到大反復念叨的一句話:“愛國奉獻,不干壞事,不干違法事。”這句話也成為后來王靜國選擇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原因。

和平年代,做什麼才是愛國奉獻呢?王靜國總是在想。王靜國喜愛鳥兒,工作之余總會一個人在田間地頭轉轉,看到有鳥兒受傷就學著救助,看見鳥網就偷偷拆除。但他始終認為這是自己的愛好,上升不到愛國奉獻。在兢兢業業工作半生后,一個契機到來了。黨的十八大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戰略部署。“這是一個起點,生態文明建設和我熱愛的動物保護息息相關,我願意像父親一樣,做些保家衛國的事情。戰火紛飛時,扛起戎裝。”王靜國說道,“生態環境保護是當前最亟須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披起戰衣,走向違法犯罪的一線,堅決與之抗爭到底。”

每到春暖花開、候鳥遷飛的時候,我們總能看到王靜國和他的“戰友們”忙碌的身影:有時在媒體上呼吁大家愛護環境,有時單槍匹馬追捕盜獵分子。像當年父輩走過的長征路,如今的志願者們一刻也停不下來,一年365個日子,竟沒有多少日子踏實待在家中。

王靜國初步估算了下,從2014年至今,他和志願者朋友們已經解救了25余萬隻鳥兒,拆除了不少於20萬米的捕鳥網。他們的事跡也曾多次登上各大媒體,甚至推動了天津市禁獵期、禁獵區文件的出台。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持久戰,雖然時常遭遇風險,甚至生命受到威脅,但我始終銘記父輩愛國奉獻的教導,我們做好了長期攻堅的准備。”王靜國手上還握著一本法律書,因為開展非法盜獵、電魚等行動時總需要用到。王靜國還在學習,學習傳承優良家風,學習弘揚軍人精神,學習做新時代偉大事業的建設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04日 第 08 版)

(責編:焦隆、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