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西醫結合 更好守護人民健康 

王 琦

2021年04月28日14: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加強中西醫結合 更好守護人民健康(大家手筆)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共同守護人民健康。“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堅持中西醫並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守護人民健康的堅定決心和科學路徑。我們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加強中西醫結合,堅決守護好健康這個“1”。

  中醫藥學經過中國人民的反復實踐,在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傳承中積澱升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貢獻的獨特智慧和原始創新成果。幾千年來,中醫藥學以特色診療手段滿足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中西醫結合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我們堅持中西醫並重,中醫藥工作者全面介入、深度參與,助力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獨特優勢,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更好守護人民健康。堅持中西醫並重,加強中西醫結合,這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當前需要著力解決三方面問題。

  構建理論體系。任何科學的發展,都需要理論體系作支撐。從望聞問切、辨証施治,到內因治本、外因治標,中醫藥擁有一套獨特的防治理念和診療規律,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中西醫結合實踐離不開中西醫結合理論體系的指導,需要明確中西醫結合的內涵、外延、模式、方法等。在理論體系構建過程中,要處理好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三者的關系。需要強調的是,中西醫結合不是彼此同化,要避免出現“一言結合,特色消失”的狀況。

  找到臨床切入點。中西醫結合是兩種醫學體系互相學習、互相補充、共同提高的有機結合,需要找到各自臨床的優勢病種、優勢環節。在中西醫結合實踐中,要加強中西醫臨床協作,不能是中藥和西藥、中醫技術和西醫技術的簡單疊加,而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中西醫臨床協作要體現病証結合特色,破解“一証多病,一病多証”的難題,綜合考慮並探索人體、疾病、証候的內在聯系。

  解決療效評價問題。中西醫的診療理念和手段雖大不相同,但目的都是強身健體、治病救人。中西醫結合不斷發展的關鍵是看臨床療效,如果療效並沒有因為兩者的結合而得到提升,這種結合就不具有先進性,也就難以不斷發展。評價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要找到科學的衡量方法。對於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要深入研究在不同個體、不同病種、不同疾病階段所表達的反應機制。

  中西醫結合旨在優勢互補,最大限度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利用中西醫各自特點,增強內生動力,做到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協同攻關,解決醫學難題。堅持中西醫並重,加強中西醫結合,需要運用“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彼此深度理解、不斷探索、不斷求証,形成既高於中醫又高於西醫的結合。隨著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不斷推進,必將發展出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守護好人民健康。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責編:周婉婷、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