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圍繞加強文物古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等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國家和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謀劃。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共享性。這裡所說的“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夠同時持有、共同享用、一起傳承同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共享性不受時空限制。比如春節,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不同國別的人,都可享用其家人團聚等特定文化意涵,也可創造具有特定國家或地域色彩的春節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共享性,對群體內部而言,會促進共同價值觀的形成並增強群體凝聚力,促進社會團結和諧,成為群體共同身份的標志。一直以來,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大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比如,茶、絲綢在很早以前就從我國傳到歐洲,野生茶樹的馴化、茶葉制作方法、茶水泡制過程,蠶的飼養、蠶絲的提取和刺繡等,這些非遺技藝是中國人的創造,也是人類文化進步的象征。對於不同群體、不同民族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能被彼此借鑒以豐富各自文化生活,增進相互認同,促進各自發展,正所謂“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目前,我國已有4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申遺,總數居世界第一。同時,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觀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全國各族人民都自覺、熱心地投身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也是非遺的幸運。當前,我國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取得可喜成績、贏得世界贊譽,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非遺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非遺概念的廣泛傳播,讓我們對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形成了新的價值判斷,日常生活方式如講故事、唱民歌、過年過節等,都獲得了文化意涵,具有了重要文化地位。首先,整個社會對非遺的尊重意識、保護意識和傳承意識明顯提高﹔其次,非遺保護喚醒了民眾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豪感。此外,不論是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還是持續推動非遺申報和保護工作,都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地位。
非遺保護日益重視人的作用。過去歷朝歷代,民間藝人不曾受到過特別的尊重。建筑者、手藝人、講故事的人……體現他們技藝和智慧的成果被世人稱贊,但他們的名字卻湮沒在歷史裡。如今,傳承人概念被提出並得到實際尊崇,讓這些不曾被關注的創造者走到文化建設舞台中央,使他們有了榮譽感和自豪感,也有了自信心和責任擔當。傳承、創造的主體得到尊重,有助於非遺這一經受歷史鍛造的技藝和智慧煥發出旺盛生命力。
非遺傳承日益打開新局面。具體來看,非遺記錄、傳承和傳播的手段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數字技術尤其是錄音、錄像使非遺記錄變得更加真實和完整,一些以往難以用語言、文字描繪和記錄的元素可以得到更好呈現。傳統的師帶徒制度得以延續,“非遺進課堂”“非遺進校園”等新手段新方式不斷涌現,非遺的多樣性和創造性在年輕一代身上得到更好體現。非遺傳播的渠道和方式也不斷拓展,廣泛動員起社會力量,提升了整個社會對非遺保護的關注、熱愛和參與,同時激發了非遺傳承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創造力。
如今,非遺越來越多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非遺正在並將繼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寶貴的滋養。面向未來,我們要珍惜非遺保護的時代機遇,把老祖宗的技藝和智慧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讓中華文化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一道,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作者為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