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 我國“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勝利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繪制了我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宏偉藍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科技創新發展和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點部署。
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新要求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改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與此同時,科技創新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相互交織,正在成為大國博弈角逐的主戰場。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向縱深演化推進,新趨勢、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處於重要突破的關口,新興技術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生命科學領域眾多新技術的突破全面提升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調控和改造能力。科技發展制高點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藍拓進﹔綠色、低碳、健康、智能成為創新導向。新的創新組織模式和科技創新范式正在加速變革,創新策源地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強化,全球科技創新格局正在加快重構。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創新能力水平與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顯不足,主要表現在: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基礎研究相對薄弱,重大原始創新偏少﹔科技領軍人才少,人才激勵機制不足等。
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隻有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才能打破高技術壟斷,改變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隻有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才能建立與大國地位相符的完整科技創新體系﹔隻有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才能佔領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科技制高點。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主動識變應變、因時因勢而動的重要戰略選擇,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做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新部署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其中,關於“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若干戰略部署特別值得關注。
在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創新體系優化組合,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努力構建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並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進入新發展階段,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家實驗室將穩步推進、系統布局,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進一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中國科學院一直以來是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使命擔當,作為“國家隊”“國家人”,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了16個重大專項,此后重大專項的陸續實施動員了全國相關科研優勢力量協同攻關,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對我國形成比較完善的自主創新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在組織多部門多團隊攻關方面也積累了大量有益的經驗。此次“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都緊緊抓住了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符合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此外,空天科技、深地深海以及生命健康等領域也是“十四五”規劃綱要布局的重點。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揭榜挂帥”“賽馬”等制度將得到探索和實施。
在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方面,“十四五”時期將加大支持力度。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泉。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比重多年徘徊在5%左右,遠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約15%的平均水平。此外,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偏低,導致基礎研究創新供給不足。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超過6%。“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這一比重將提高到8%以上。隨著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的實施和長周期評價機制的建立,我國基礎研究有望在“十四五”時期實現健康穩步發展,有望未來在若干領域方向形成原始創新高地。在鼓勵自由探索的同時,“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強化應用研究帶動”,“十四五”時期以應用倒逼基礎研究、強化基礎研究支撐應用,將推動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在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通過各類創新要素在這些區域的集中、碰撞、融合,未來將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充滿活力的創新增長極。作為科技創新的“國之重器”,“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前瞻引領型”“民生改善型”4類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將在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目標的實現重在落實
“十四五”規劃綱要凸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凸顯了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唯有協力奮斗、認真落實,才能實現“十四五”規劃綱要既定的科技目標。
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進一步強化“高精尖缺”戰略需求,培養造就科技領軍人才,支持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全方位為科研人員鬆綁。拓寬國際科技合作渠道,引進一批海外高端人才。
打造優良的創新生態。倡導優良作風學風,引導廣大科研人員主動肩負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的重任。
中國科學院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的重要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職責使命,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中作出更大創新貢獻。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5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科技創新水平一定能大幅躍升,全面形成發展新優勢,為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