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國際論壇發言摘編

2021年05月19日14: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國際論壇發言摘編

  為全球減貧治理提供中國樣本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 郭衛民

  消除貧困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裡程碑,也是人類減貧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我們所在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提供了中國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一個典型案例。怒江州曾是中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長期困擾這裡的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在脫貧攻堅中得到歷史性改善,各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得以保護傳承,生態環境保護效果不斷顯現,峽谷大地欣欣向榮。

  怒江的變化是中國大規模減貧的一個縮影,怒江的減貧成就也是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生動詮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扶貧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堅持精准扶貧方略,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注重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行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命運。

  中國的脫貧攻堅是全球消除貧困共同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球減貧治理提供了樣本。共同總結研究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就和未來發展,深入探討全球減貧的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的脫貧攻堅進程和取得的成就,對外講好中國脫貧攻堅的故事,有助於各國人士了解一個全面、真實、客觀的中國。我們應該借助各類交流平台,綜合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文化傳播、信息發布等多種渠道方式,生動講好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持續加大對中國擺脫貧困的關注和研究力度,積極傳遞客觀真實的中國減貧信息,推動減貧事業的國際傳播,有效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理念、道路的理解和認同。

  在與貧困作斗爭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得到了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的大力支持。當前,全球減貧任務十分艱巨。要深入推進減貧國際合作,積極搭建各種交流平台,學習借鑒先進的減貧理念與方法,匯聚全球減貧合力。要聚焦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困難挑戰,盡己所能給予支持和幫助,促進減貧成果在更大范圍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互學經驗,共探減貧新思路

  阿根廷眾議院副議長 希奧哈

  減貧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但貧困並非不可戰勝。消除貧困不僅是所有政府同時也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事實証明,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國的共同努力。近幾十年來很多國家將減少貧困作為主要施政目標。

  阿根廷也是其中之一,我們始終將減貧放在首位。如何戰勝貧窮,如何消除或至少減輕貧窮的經驗應被視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財富。中國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不僅使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並且分享他們的經驗、知識、方法和所處的復雜情況,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參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阿根廷以及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更多人面臨健康和貧困的威脅。在阿根廷,我們致力於推動實行累進稅制,讓經濟上更有能力的公民能夠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群,推動實現社會公平公正。

  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努力探索減貧的新途徑。毫無疑問,我們應繼續加深各國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成功經驗,並共同探討更加高效的減貧新思路。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想借此機會向中國人民和政府,向習近平主席致以問候和祝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祝賀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取得這一偉大成就。中國的變化令人驚嘆,這項成就對致力於減貧工作的人而言是極大的鼓舞。

  中國的成就離不開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更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遠見卓識。中國在減貧過程中,始終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注重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世界意義的貧困治理之路。“精准脫貧”和“志智雙扶”等一系列方針策略無不詮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與優越性。

  過去5年,阿根廷正義黨與中國共產黨攜手合作,交流經驗並深化政治關系,在我擔任正義黨主席期間見証了兩個政黨之間的協作。如今正義黨與中國共產黨不僅在政黨層面,在政府工作上也相輔相成,形成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我堅信中國的成就可以為阿根廷和其他國家提供良好借鑒。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我們可以更好地學習中國在減貧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寶貴經驗,從而拓展全球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的新思路。

  堅持開放包容,攜手消除貧困

  中國外文局局長 杜佔元

  消除貧困、過上富裕美好生活,是人類的共同理想,是各國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目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舉世矚目,改革開放以來,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減貧人口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庄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中國的減貧和發展成就,展示出中國道路在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顯著成效,也極大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其中的創新理論、有效經驗和成功做法,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減貧脫貧的過程中,中國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也與各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做法。中國發起“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以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和“精准扶貧”的工作經驗為基礎,在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實施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使合作國家人民從中國經驗中獲取了有益借鑒。

  如何在推進全球貧困治理和現代化發展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我談幾點思考。

  第一,匯聚各方智慧,共享減貧知識產品。近年來,各國在消除貧困、推進現代化發展方面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我們將充分用好“中國扶貧在線”“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等途徑,開展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推動發展經驗交流分享,為全球貧困治理和現代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深化交流互鑒,完善減貧合作機制。在全球減貧和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各國基於不同的國情,形成了不同的減貧和發展模式,加強交流互鑒對全球減貧事業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將繼續辦好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等減貧交流活動,搭建交流平台,健全合作機制,合力共商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良策。

  第三,堅守人類情懷,共同建設美好世界。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中國為擺脫貧困付出了艱辛努力,也對其他身處貧困之中的國家和人民感同身受。各國應順應時代發展,堅持開放包容,攜手消除貧困,謀求共同發展,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成為世界共識,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一步步變為可以觸摸的現實。

  共享信息、資源,加強合作聯動

  泰國前副總理、泰中友好協會會長 功·塔帕朗西

  去年,中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然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這裡,我要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達熱烈的祝賀。

  我們都知道,消除貧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面臨著各種形式的貧困問題。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與肆虐更是大大加深了全球貧困治理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還能如期兌現全面消除貧困的承諾,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我相信,不光是泰國,全世界都對中國減貧的智慧和經驗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我曾多次訪問雲南,目睹了雲南各地近年來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在習近平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政府充分發揮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制度優勢,全國上下齊心與貧困斗爭的故事讓我倍受感動和啟發。我尤其贊賞中國精准扶貧的政策智慧。中國政府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有針對性地分析、制定和實施幫扶措施,精准識別並解決人民實際的生活困難,大大提高了扶貧的效率和效益。此外,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還充分將扶貧工作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電子商務培訓等方式,幫助農民借助互聯網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從而擴大農產品的銷路,切實提高農民的收益。這些寶貴的經驗非常值得包括泰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

  農業是泰國傳統的經濟產業。我相信,借鑒中國在電商扶貧、農業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作物新品種研發等方面的經驗對於推進泰國的減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自2015年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建立以來,中泰雙方不斷開展務實合作。中國的寶貴經驗為泰國減貧提供了新的靈感與思路。衷心希望,未來泰中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減貧交流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盡管我們的文化各不相同,語言千差萬別,但面對消除貧困這樣的世界性難題,世界各國都肩負著共同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凝聚力量,找到有效的溝通方法共享信息和資源,加強各國的合作及各個產業的聯動,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相信,通過本次論壇,與會各方一定能深入分享交流彼此的有益經驗,更好地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減貧智慧,形成具有世界意義的減貧方案。

  為子孫后代提供更好發展機會

  佛得角共和國駐華大使 塔尼亞·羅穆阿爾多

  很高興再次來到多姿多彩的雲南,來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慶祝中國在脫貧和現代化發展方面的成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請允許我向中國共產黨表示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他們迄今取得的驚人成就,特別是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成果。

  此前,我組織外交代表團前往福建和陝西兩省,親眼見証中國如何成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如何為當地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居住條件,也為子孫后代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

  中國高度重視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特別是在貧困、失業、飢餓、公共衛生和教育等民生問題上,確保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當地民眾不僅是扶貧的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積極參與者。這些地方和項目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到,如何在當地落實因地制宜的脫貧和現代化發展項目,同時做到對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的尊重。

  正如《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所闡述的那樣,貧困與脫貧攻堅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去年,中國成功地消除了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目標,樹立了全球榜樣,獲得了全世界的贊譽和認可。中國的脫貧經驗向我們展現了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方案,憑借可持續的創新和現代技術,提高整體生產能力,並促進貿易和投資。

  佛得角,是一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包括佛得角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學習中國的重要經驗,而且中國也願意隨時向各國分享其優秀經驗。正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說的那樣,中國的對外援助,“體現了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扶持。它是友誼和信任的象征,也是追求合作共贏的方式”。我們期待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倡議、南南合作等平台,加強與中國在脫貧和發展方面的進一步合作。

  今年是佛得角和中國建交45周年,我謹借此機會感謝和祝賀所有為兩國友誼、互信和發展做出非凡貢獻的人們。

  共同推進國際減貧事業發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聯絡局副局長 劉春香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與貧困作斗爭。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歷史的奇跡。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也為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加強國際減貧交流合作,對促進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記錄了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歷程,介紹了人類減貧的中國探索和實踐,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經驗作法,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我有幾點看法:

  開展減貧交流合作,要互學互鑒。世界各國國情各異、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減貧的方式方法、路徑手段也有所不同。中國注重借鑒和吸收國外先進減貧理念和經驗,也願意與國際社會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其他國家提供參考和借鑒,共同促進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

  開展減貧交流合作,要講好中國脫貧故事。中國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脫貧攻堅,是國際社會感知中國的一把鑰匙,要生動形象講好這些脫貧故事,增進境外公眾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

  開展減貧交流合作,要加強“請進來”工作。中國幅員遼闊、國情復雜,又處在快速的發展變化當中,真正讀懂中國並不容易。希望更多的外國朋友能夠來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實地了解中國減貧故事,親身感受中國貧困地區的發展變化,可以更好地讀懂中國。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我們願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努力,繼續深化減貧領域交流合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事業發展,為建設一個進步、繁榮、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為實現更美好繁榮的世界作貢獻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 常啟德

  過去一年,世界經歷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超3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這不但是一場健康危機,也是一場經濟、社會和人道主義危機,給許多人的生活帶來了沖擊。世界銀行估計,到2021年底,多達1.5億人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重新陷入極端貧困。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在2020年仍然取得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發展成就之一。在過去8年裡,中國幫助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得益於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致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所述,這一重大成就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描繪的更加美好和繁榮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世界各國要問的一個問題是,該如何引導國際社會邁向人類想要的未來。2015年,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通過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我們的共同藍圖,為現在以及未來的人類和地球帶來和平與繁榮。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核心是應對整個世界面臨的緊密聯系而又復雜的挑戰,不僅僅是貧困,還有不平等、糧食短缺和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威脅。我們距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隻剩下不到10年的時間,要完成“行動十年”計劃,中國的發展奇跡值得世界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7.7億的人口擺脫貧困。中國的成就並非偶然。中國的發展經驗對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無論是在制造業、基礎設施、開放市場、還是農業部門准入方面,中國的減貧經驗都值得學習。

  貧困現象是動態的、多層面的。為了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一項“無貧困”,我們必須消除世界各地一切形式的貧困。為了保護這些年的發展成果,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使命保持高度一致,即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加強實際監測和幫扶,防止一些人群返貧,同時對農村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以及常態化、科學性的幫扶。提高保護優質耕地的標准,確保糧食供應,中國提出2021年糧食產量穩定在6.5億噸以上。這也是世界和中國減貧努力的價值所在。

  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確保持續減貧惠及每個人,全面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這種追求正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質。

  支持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經驗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 屈四喜

  擺脫貧困一直是人類社會的期盼,是聯合國追求的主要目標。當全球正努力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回歸經濟社會發展正軌的時候,我們齊聚雲南怒江,共同探討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政府和人民以自己卓越的智慧和嘔心瀝血的實干,在2020年歷史性地甩掉了絕對貧困的帽子,中國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大大加快了全球反貧困進程,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中國在消滅絕對貧困等方面的成就耀眼。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5個聯合國機構之一,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是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繁榮的見証者、參與者和貢獻者,曾在中國實施了華僑安置、水土保持、生態林建設、畜牧水產發展、災后重建、流域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等70多個大型無償援助項目,直接惠及了3000多萬百姓。

  在中華民族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正在努力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中國政府合作,在中國安徽、湖南、廣西、甘肅、吉林等地開展小農價值鏈建設、鄉村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等創新試點合作,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中國政府合作,對亞非拉急需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援助,幫助他們應對飢荒、重拾信心。作為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農村發展卓越中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積極通過政策對話、技術培訓與交流、派遣專家等方式,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和借鑒中國在貧困治理、減災防災、產后減損、氣候變化應對、營養改善等方面經驗,推動並促進其他發展中國家農業農村發展。

  中國是引領和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消除貧困、推動國家現代化發展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豐富了世界文明發展理論和實踐,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願與中國和其他伙伴加強合作,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精神,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為建設一個沒有飢餓和貧窮的世界而做出積極的貢獻。

(責編:周婉婷、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