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這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講話》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哲學社會科學的地位作用,提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來,哲學社會科學界不斷深化對《講話》重大指導意義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地位作用和職責使命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戰略要求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的認識,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中央戰略部署上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與偉大時代同發展、與億萬人民齊奮進,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必將為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我們要持續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和實踐昭示我們,如果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5年來,我們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把這一重要思想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各環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論文、進專著、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斷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理論武裝是一個持續推進、不斷深入的過程,必須全面准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在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上下功夫,領會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大原創性貢獻,領會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領會其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真正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把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推出一批系統性與學理性並重、說理透徹與文風活潑兼備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我們黨在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根據新的實踐需要推進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研究和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我們要在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在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堅持理論和實踐相貫通,注重研究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力求思想上有新感悟、政治上有新升華、研究上有新進展,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拿出更多有學理深度和學術厚度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決定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牢固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念,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在服務人民中實現學術進步。
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對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堅守人民立場,走出書齋,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析事明理,不斷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升華為理論成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學問做到群眾心坎裡。
加快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講話》提出的重大論斷和戰略任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考量,關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講話》發表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勇擔使命,加快“三大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著力完善基礎學科,大力發展優勢重點學科,建立一批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邁上新台階﹔高質量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哲學社會科學原創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對外學術交流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走向世界,中國學術國際話語權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和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愈益彰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原創能力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能不能形成中國特色,能不能影響世界,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這樣的原創能力。“言必稱希臘”,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中國的實際問題。我國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但目前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准、學術話語上的能力水平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相稱。這集中表現為理論研究不能很好地解讀中國實踐、總結中國經驗。我們必須強化主體意識,抓住原創這個關鍵,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要求,實現“三大體系”整體性大發展、體系化大突破,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瞄准“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的目標,在鞏固前期學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學科體系建設力度,盡快構建起一批反映時代發展趨勢、支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代表學科發展潮流、具有深厚基礎的優勢學科。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推出具有時代高度、代表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立足中國實際,推動重大理論、觀點和學術思想創新,在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把提高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作為著力點,主動設置議題,推出一批既反映中國立場又為國際學術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學術命題、學術范疇和標識性概念,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研究回答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學回答時代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及時總結新的生動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並在這一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等重大問題開展理論和政策研究,推出一大批重要成果,為中央決策提供了學術支持,也使自身獲得了長足發展。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之策。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並作出有說服力的科學解答。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強大驅動力,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是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心系“國之大者”,圍繞國之大局、國之大要、國之大事、國之大計,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立足中國實際,始終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緊貼中央決策需求,推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儲備性的高質量成果。把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以基礎理論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切實提升應用對策研究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深化智庫體制機制改革,把提高研究質量、推動內容創新作為智庫建設的重點,加強與決策部門的互動交流,使理論和政策創新更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充分體現理論的先進性、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更好為黨和人民服務。
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面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講話》發表以來,我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領域、全過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實踐証明,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証。做好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提升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水平,發揮好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作用,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形成一套既能把握正確方向又能激發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要在深化對哲學社會科學自身發展規律、特點和趨勢認識的基礎上,推進科研體系和管理體系現代化。特別是在科研管理體制、學術評價體系、成果考核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實現突破,為“三大體系”建設營造良好制度環境,解放科研生產力,激勵學術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完善科研誠信體系和懲戒機制,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建立優良學風建設長效機制,讓科研人員自覺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推動形成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
堅持久久為功,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地方。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歸根結底要落實到人才隊伍建設上。在黨中央關心和支持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已經成長為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隊伍。面向未來,仍要堅持出高質量成果和出高水平人才並重,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培養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良好激勵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茁壯成長。著力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哲學社會科學力量。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