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新技術助力隴東旱塬玉米增產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煜宇
2022年11月27日08:39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在今年玉米生育期降水量減少近兩成,7月份持續高溫干旱,籽粒含水量降到18%以下,收獲期延至10月底的情況下,迪卡159、恆5266、中單163、五谷168、五谷737等品種再次達到畝產噸糧水平。日前,由甘肅省農科院和平涼市農科院聯合舉辦的旱地玉米密植增產及低水分粒收觀摩會上,一組組實測數據令人振奮。

這是省農科院近十年研發的旱地玉米綠色增產及延期低水分機械粒收技術助產的成果。

線下觀摩會,伴著隆隆機聲,在涇川縣高平鎮玉米科研示范田內40余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玉米新品種迎來收獲,農機來回穿梭之際,金黃色的玉米粒從收獲機內一瀉而下,傾入拉運的車廂。線上,來自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以及甘肅省部分縣區農技部門、種業公司的專家圍繞這一新技術新成果梳理得失,展開研討。

據了解,與其他技術明顯不同的是,該技術將玉米收獲期延后50天,使玉米在田間秸稈自然脫水晾干,省去了採穗收獲后脫粒晾晒的費工費時環節。2020年、2021年兩年裡有10個品種具有籽粒水分低、機收損失率低、倒伏率低、田間站稈時間長的特點,畝產最高達到1327.5千克/畝。今年以來,省農科院持續推進該項技術的集成應用,引進新品種44個,集成配套了覆膜施肥機藝一體化、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化肥減量增效、適水密植增產、低水分粒收、秸稈粉碎深翻還田培肥地力六大技術。

黃土旱塬是我國北方旱地農業中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尤其是位於慶陽、平涼兩市的26條近450萬畝平坦塬地有較高的增產潛力。省農科院副院長、國家玉米產業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樊廷錄介紹,甘肅省研發的旱地玉米綠色豐產及粒收技術,已應用到隴東旱塬的種植經營主體與家庭農場,為提升當地糧食生產水平和效益提供了新模式。

(責編:周婉婷、杜昱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