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大設立“秉德講堂”並舉辦首場報告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教育學一流學科建設,在西北師范大學慶祝建校120周年華誕和紀念李秉德先生誕辰110周年之時,西北師范大學特設立“秉德講堂”。11月28日,學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啟動“秉德講堂”並舉辦了首場學術報告會。李秉德先生學生代表,西北師大黨委書記賈寧、校長劉仲奎教授,西北師大原黨委書記、教育學部主任張俊宗教授,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兄弟院校相關領導、教育學界同仁及教育科學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參加啟動儀式和首場報告會。
“秉德講堂”啟動儀式由西北師大校長劉仲奎教授主持。劉仲奎首先對“秉德講堂”設立的背景及意義進行了介紹。他指出,李秉德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學家,新中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李先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教育人才,一生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西北師大設立“秉德講堂”,旨在賡續我校老一輩先生們嚴謹治學、立德樹人的優良傳統。講堂之名取自李秉德先生,蘊含“持守德性,弘揚正道”之意。
李秉德先生的學生們為西北師大設立“秉德講堂”發來了賀信,賀信由李先生的學生代表、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研究員代讀。李先生的學生們對“秉德講堂”的開辦致以熱烈的祝賀,並希望“秉德講堂”能夠延攬國內外一流學者,打造高質量學術交流平台,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助力更多潛心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助推西北師范大學“雙一流”建設。
西北師大黨委書記賈寧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他指出,西北師大教育學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李蒸、李秉德等前輩先賢們開山鋪路、披荊斬棘的拓荒奮進,也離不開西北師大“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滋養。設立“秉德講堂”就是為了緬懷先輩、激勵后學,傳承弘揚老先生們的治學精神、育人風范,在未來的學科發展中更好地“持守德性、弘揚正道”,使“秉德講堂”成為學術一流、影響廣泛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為學校一流學科建設貢獻力量。賈寧強調,作為師范大學,回應教育的時代命題責無旁貸,教育科學學院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准確把握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趨勢,找准學科特色優勢,用好“秉德講堂”,練好內功,順勢而為,積極推動教育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學校在創建“雙一流”大學的賽道上增添實力、助力加油。
隨后,劉仲奎宣布“秉德講堂”正式啟動,與會人員集體合影留念。
啟動儀式結束后,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教授作了題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歷史進程》的首場報告,報告會由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張俊宗教授主持。袁振國從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脈絡、發展路徑以及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三個方面進行了報告。在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脈絡方面,他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淨入學率、初中毛入學率、高中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變化、學生學業水平等進行了數據分析﹔在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路徑方面,提出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義務教育重點發展、高中教育分類發展、學前教育加快發展﹔在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方面,提出應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體系,構建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發展體系,構建數字化戰略支撐體系及構建科學有效的質量評價體系。
張俊宗最后對報告進行了總結,他認為袁教授的報告對於我們從中國式現代化這樣一個獨特的視野來理解、把握、分析和研究中國正面臨的教育實踐問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也提出了許多新命題,對於我們更好地積聚力量植根於中國的教育實踐、實現中國教育強國目標貢獻教育科學界的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冬雪至 祁連山下,這座小城氛圍感拉滿
- 人民網蘭州11月29日電(記者邵蘭)11月28日,地處祁連山腳下的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迎來一場冬雪。巍峨的祁連山、靜謐的村落、冰封的湖泊在延伸道路的勾勒下,迎來了冬日專屬的唯美瞬間。…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