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健康

關注·“三八”國際婦女節

關注女性健康 遠離疾病侵擾

省市醫學專家呼吁女性應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2023年03月07日11:03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關注女性健康 遠離疾病侵擾

醫務人員為咨詢者講解健康知識

  當前,乳腺癌、宮頸癌成為危害現代女性健康的“殺手”,且近年來發病率呈現上升和年輕化趨勢,特別是乳腺癌,已佔據甘肅省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榜首位置。廣大女性增強防癌意識刻不容緩。

  在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訪省內多位專家了解到,女性由於受到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響,更易罹患某些疾病,除了乳腺癌是女性特有的惡性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甲狀腺癌,都已成為當今女性常見的健康殺手。此外,近年來,分娩后女性的難言之隱——產后盆底肌受損導致的壓力性尿失禁,以及更年期女性健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女性35歲之后:

  每年應做乳房健康檢查

  乳腺即乳房,它代表女性柔美的曲線,是女性自信的象征。可是如今這一女性柔美的部位,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壓力,導致更多的被脹痛、增生,甚至癌症所代替。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每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乳腺癌,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診斷為乳腺癌。

  據悉,乳腺疾病的易患人群包括:居住在城市﹔35至45歲左右為高發年齡﹔無婚育史或初次生產年齡30歲以上﹔形體肥胖﹔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或絕經年齡晚於56歲﹔有乳腺其他良性腫瘤史,乳腺組織增生﹔有乳腺癌家族史﹔長期多次或一次大劑量X線照射史﹔長期精神壓抑或劇烈精神刺激。

  盡管目前醫學界對晚期腫瘤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如果能早期診斷並進行早期治療,很多癌症是可以臨床治愈的。而乳腺癌在諸多種癌種中,則是最有可能被治愈的。

  據甘肅省腫瘤醫院乳腺科主任醫師楊碎勝介紹,通過篩查並早期治療,1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5%,很多患者可以選擇保留乳房的手術,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患者用於治療的費用也將控制在平均1萬元左右。據悉,國外接受乳腺癌手術的女性有50%至60%可以保留乳房,而國內隻有10%至20%,因為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不具備條件。楊碎勝表示,健康女性從20歲開始應每月做一次自我檢查,每兩年做一次乳房健康檢查,從35歲開始則需要每年檢查一次。

  宮頸癌疫苗:

  盡早接種 盡早獲益

  2018年8月,經過漫長的等待,廣大蘭州女性終於等來了宮頸癌疫苗。如今,有了疫苗的保護,越來越多的女性大大規避了罹患宮頸癌的風險。

  眾所周知,宮頸癌是一種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生命的惡性腫瘤。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的腫瘤。自2017年獲准在國內上市后,一直倍受關注。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女性年齡集中在20歲至30歲之間,她們大多經濟條件較好,收入穩定,具有較強的自我保健意識。

  目前國內市場上有進口二價、四價、九價和國產二價HPV疫苗,其中,“價”越高,代表可預防的HPV病毒亞型越多。記者從甘肅省疾控中心獲悉,目前國內上市的二價和四價疫苗,無論進口或者國產的,都能防御HPV16和HPV18這兩種最危險的癌前病變,對宮頸癌風險的防控率能達到84.5%﹔而九價疫苗可以預防九種HPV病毒感染誘發的宮頸病變,對宮頸癌的預防效果可達90%以上。很多女性朋友糾結於“價”數,這大可不必,因為重要的是要盡早接種,盡早獲益。

  針對超過45歲的女性,專家表示“無需緊張”,隻要堅持一年一次或者兩次的宮頸癌篩查,一樣可以起到提前預防的作用。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普通女性之所以關注宮頸癌疫苗,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家族女性成員,例如母親、祖母、外祖母、姑母和姨母等中有罹患宮頸癌的﹔還有就是在以往的宮頸癌篩查中發現感染過HPV的。

  宮頸癌:

  常見婦科腫瘤一年篩查一次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腫瘤。若經過系統規范的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達60%至70%。而卵巢癌惡性程度較高,極易復發,5年生存率僅有30%。一般來說,通過體檢可以早期發現婦科腫瘤。甘肅省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醫師司天斌介紹說。

  宮頸癌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與性行為清潔程度有關。因此隻要有性行為的女性都應該接受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的臨床症狀有水樣白帶、白帶顏色氣味異常、骶尾部墜疼、腰疼、下腹部疼以及同房后出血等。但有時這些症狀一掃而過,不易引起重視。宮頸癌篩查應該按照年齡分布,40歲以內兩年做一次,40歲以上一年做一次。

  司天斌告訴記者,在宮頸癌的治療上,以前的手術方式是廣泛子宮全切,而現在對於35歲以內的女性,在不影響治療、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會盡量保留其生育功能。針對45歲以內的女性,為了避免其更年期症狀提早來臨,專家也會根據病情,在不威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為患者保留部分生理功能。

  甲狀腺癌:

  躍升速度快按時體檢是關鍵

  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甘肅省有明顯增高趨勢。

  甘肅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軍告訴記者:“甲狀腺結節很常見,手法檢查能發現的約有30%至70%。女性多於男性,中老年比青少年多見,因此中年以上婦女經超聲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相當多。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惡性僅佔5%至15%,即使是惡性,大部分其惡性度也低。”

  目前,甲狀腺檢查已列入醫保體檢。在體檢中發現,有20%至76%的女性都患有甲狀腺結節。王軍介紹說,甲狀腺疾病的檢查手段比較簡便,一是通過醫師觸診,二是B超檢查。由於甲狀腺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提醒大家按時體檢。

  更年期女性:

  更應注重養護心血管

  甘肅省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陳永清介紹,更年期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一個節點,更年期之前,女性在雌激素分泌比較充足的時候,血管的彈性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升,進而能夠有效預防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患冠心病、動脈硬化這類疾病的機會比男性要低得多。進入更年期后,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水平會隨之下降,由此更容易受到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侵襲,出現的症狀也很多樣,發病的概率遠高於男性。

  一般來講,50歲左右,女性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保護作用減弱,女性一般在55歲絕經期后進入心血管病高危階段,絕經后,體內激素平衡被打破,心臟、血管更易受到沖擊,一旦患上心血管病,凶險程度遠高於男性,絕經前后可以說是養護血管的關鍵期。

  那麼,更年期女性該如何養護心血管?陳永清給出四方面建議:

  積極控制飲食。在飲食方面限制熱量獲取,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飲食注意清淡,有節制,遠離煙酒,少喝濃茶以及濃咖啡等。

  多鍛煉身體。更年期女性要保持適度運動,規律作息,通過選擇強度適合的運動發揮良好的鍛煉效果,心臟周圍的血管也會保持健康。

  保持良好心態。對於更年期首先心理上要接受,不畏懼也不輕視,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注意勞逸結合,減輕壓力。

  定期檢查身體。到了更年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會變得凶猛,要保護身體最好定期進行檢查,絕經前后女性每年至少去醫院做一次心電圖、血壓血脂以及心臟彩超檢查,能及時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及早治療。

  陳永清告訴記者,對於女性群體來講,雌激素就像是一把保護傘,為其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保駕護航。很多女性認為絕經期之后需要補一些雌激素,以便恢復到原來對它的保護作用。據相關研究顯示,補雌激素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沒有特別明顯,但是腫瘤發生率卻明顯增高,所以在絕經期之后不能盲目補充雌激素,在更年期的時候,需要查一查激素水平,以便對症治療。

  康復治療:

  告別母親的難言之隱

  不久前,蘭大二院泌尿外科運用鉺激光治療系統成功為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實施治療,這是西北首例使用鉺激光治療壓力性尿失禁。

  經歷十個月幸福而又艱辛的孕育旅程,一位女性初為人母,然而一次不經意的噴嚏,讓她發現自己竟然有漏尿現象。據悉,打噴嚏、咳嗽、大笑時會發生壓力性尿失禁,都是盆底功能障礙的表現,多是由於盆底肌受損導致的。

  蘭大一院康復醫學科專家介紹,盆底肌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這張“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

  越來越多的証據表明妊娠和分娩是FPDF(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妊娠和分娩對盆底神經、肌肉和筋膜的損傷會導致盆底缺陷,也可以稱盆底支持組織鬆弛,當盆底組織的變形及盆腔器官的移位超過一定限度時,即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研究表明,除了手術治療,康復治療配合盆底肌鍛煉也是針對產后女性盆底功能問題的有效康復措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盛小榮 劉曉芳 文/圖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