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以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2023年09月05日15:31 |

近年來,臨夏市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托鄉村振興“五大園區”建設,完善“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扎實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大力推廣特色農產品種植業,帶動1.45萬名群眾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
初秋時節,在枹罕鎮江牌村良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樹莓基地裡,大片的樹莓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忙著採摘。合作社負責人王冬生說,目前合作社正在積極探索樹莓的深加工,開發更多的衍生產品,進一步提高農業附加值,讓樹莓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果”。
“今年以來,我們根據市場需求種植了竹蓀,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如今,竹蓀菌已經進入了成熟採收階段,預計售價將達到20元每斤。”臨夏市志強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和平說。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白蘭瓜種植大棚內,種植戶唐延軍和妻子正在查看白蘭瓜長勢,修剪枝葉,圓溜溜沉甸甸的白蘭瓜挂在藤蔓上,滿載著豐收的喜悅。
產業興旺是撐起鄉村振興的支點。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臨夏市農村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與活力,下一步,臨夏市將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探索特色農業農產品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產業化開發的有效途徑,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來源:臨夏市委宣傳部
(責編:周婉婷、杜昱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算力賦能 蘭州榆中加快“數字新城”建設
- 人民網蘭州9月1日電 (記者高翔)8月31日上午,西北5G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一期1#互聯網數據中心工程項目主體封頂儀式在蘭州市榆中縣舉行。據悉,該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有力促進蘭州市數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構建更加完善的算力服務產業鏈體系。…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