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10 09:02)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当地先民在漫长的梨园生产管理中,创造并世代传承了“天把式”高空作业和高杆吊枝等独特农作法,掸花震虫和烟汁杀虫等绿色植保措施,复合种养、以水带肥等生态庭院模式,以及土窖贮藏的传统保鲜方式。 图为在什川古梨园,果农采用“天把式”高空…[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9 10:06)
一声轻鸣,灯光亮起,高光谱成像仪启动,一枚躺在玻璃管里的简牍被缓缓推入。不到半分钟,简牍的高光谱成像图已经出现在屏幕上。 在甘肃省简牍智能计算与数字人文工程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研究中心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强盯着红外图像和光谱曲线仔细分析:“很多简牍文物封存在玻璃管里,不能轻易打开。利用高光谱成…[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8 08:51)
弧光闪烁、焊花飞舞,甘肃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类产品整装待发,即将验货出海。从全球首套3000马力超深井沙漠快移钻机出厂发货,到HAST炼化反应器和70兆帕撬装加氢站打开国际市场,兰州兰石集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有的子公司在手订单排产已至年底,正在加班生产。”集团董事长王彬信心十足…[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6 10:57)
绝活看点 通过研发新结构隔膜架、精准控制液位差等创新工艺,柴国梁致力于推动镍产品品质提升,其所在班组生产的高品质镍纯度可达99.99%。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手持导电器,对准阴阳极铜棒,“刺啦”一声,火花冒出。“导电性能良好,继续正常生产!”清晨,柴国梁(见图,本报记者赵帅…[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5 09:04)
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祁连山的千年积雪与黄河的澎湃波涛共同勾勒出甘肃的“生态脊梁”。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主体区域,甘肃以祁连山生态修复和黄河甘肃段生态保护为支点,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42.58万平方公里的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5 09:03)
“哪吒”再获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 本报北京6月4日电 (记者刘阳)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大赛结果日前揭晓。《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其中的综合奖动画电影金奖。这是“哪吒”时隔5年后再获此奖项。2020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综合奖动画电影金奖。 本届大…[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5 09:02)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江河奔流映照思想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持之以恒护河治水。生态环境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5 09:01)
本报兰州6月4日电 (记者银燕)6月4日,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5月底,甘肃全省新能源装机达7062.46万千瓦、同比增长25.25%,占总装机65.81%。其中,风电装机3494.57万千瓦、同比增长21.76%,太阳能装机3536.89万千瓦、同比增长28.89%。 甘肃省风能、太…[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3 09:01)
本报兰州6月2日电 (记者赵帅杰)日前,甘肃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关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方案》,在规范专业设置、增设急需专业、调撤过剩专业等6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吸引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方案提出实施省级高…[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3 09:00)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人造太阳”等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进行一场新奇、有趣的科技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选择。如何化科技“流量”为文旅“增量”,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各地不断探索优化硬件、完善服务。 ——编 者 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