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医院进得田园,我要带乡亲们致富

——记白银区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李东艳

2020年03月05日18:23  
 

(甘肃省妇女联合会供图)

白银区水川镇大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在农民增收、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李东艳本是学医归乡就业人员,但却对果蔬种植情有独钟。2001年,李东艳从甘肃中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白银区水川镇顺安村卫生院工作。虽然收入稳定,但她并不满足这样的事业追求。她说:“我从小就在水川这个地方长大,熟悉这里的环境,也看到了周围的一些同龄人都种大棚,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自己也想着好好干一场事业。”就这样,信心十足的李东艳开始了创业之路。很快,李东艳发现了创业这只“大老虎”有多可怕。

第一怕就是资金。创业的想法有了,资金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一个毕业没多久的姑娘哪能拿出那么多钱。李东艳的父母也都是农民,眼看着创业还没开始,就要停止,李东艳内心十分着急。正当她一筹莫展时,一个好机会悄然到来。一次去镇里采购的机会,让李东艳了解到国家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免息政策(两年无息贷款)。李东艳眼前一亮,当即决定申请这个贷款,用来解决自己创业缺少启动资金的问题。但是,按照政策规定,一个人只能贷款5万元,这对于建成现代化蔬菜大棚的目标却是杯水车薪。

一个人的力量小,靠着自己成熟的想法和一股热情,李东艳和自己的好友一起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终于成功地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

(甘肃省妇女联合会供图)

李东艳如愿以偿的在大棚里种植起了西瓜、红提、黄瓜、西红柿等蔬果。不仅种植的蔬果越卖越红火,合作社还带动周边的妇女共同致富。现在,她聘请当地20多名扶贫户(妇女)在这里工作,工作日每天80元的收入,还定期对她们培训相关农业知识。白银区水川镇顺安村村民李翠花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我在这打工挺好的,因为离家近,可以帮助增加家庭收入,还能顺便照顾家里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李东艳的合作社共有15座日光温室大棚、180亩红富士苹果基地, 2019年苹果产量达35—40万斤。2018年,合作社发展采摘园,以采摘草莓、红提葡萄、小西红柿为主。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为当地农业种植大户,经常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李东艳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订单,线下销售,不仅收入增加了,还产生了新的致富想法。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越来越清晰:“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业,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绿色无公害的果品。”

据了解,李东艳所在的白银区水川镇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5月,于2011年1月工商注册,占地200 亩,以种植西红柿、番瓜、陇椒、茄子、黄瓜、西甜瓜、红提葡萄、草莓等反季节蔬菜、水果为主,建成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20座,合作社有5年林苹果园300亩,并栽有新疆杨、柳树、俄罗斯杨等。合作社现有成员118 户,其中5 户为贫困户,女性59 名,2010年,在市、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30名周边妇女以每人5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入股成立了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长期与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作开展辣椒嫁接栽培、番茄嫁接栽培、红提葡萄栽培等技术研究,并着力培训新型职业女性农民,已累计为周边600 多名妇女进行了草莓、红提葡萄种植管理技术、电商等各类培训。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分红”的模式,走上了“种植、加工、观光”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每年发放劳务工资 50 余万元,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妇女的创业就业。

2011年,该合作社被白银区工商局指定为“白银市白银区科普惠农站”,被白银区农牧局指定为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村级信息服务点”;2012年,被市政府授予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铜牌;201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9个部委联合监测审定,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另外,曾多次被区委、区政府、镇政府及业务部门评为重信用单位等。

李东艳的成功故事,恰恰印证了这个合作社的成功,也印证了新时期如火如荼的白银区乡村振兴事业,激励着更多的农村妇女走上致富路。

来源:甘肃省妇女联合会

(责编:周婉婷、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