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警察蓝”

——甘肃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扶贫工作侧记

王文嘉

2020年03月28日14:52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境内山谷多平地少,可耕种良田极少,群众因居住在平均海拔2000米山区而生活条件恶劣。积石山县银川乡张家村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2017年10月起,甘肃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以下简称治安局)开始定点帮扶这里。

帮扶民警在积石山县张家村查看花椒树长势。(赵田广 马琦 摄)

2019年4月,习尚银在担任治安局局长之初,便提出了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举措,让民警更进一步清楚脱贫政策、攻坚底数、帮扶问题、脱贫策略,用起步就是冲刺,转身就抓落实的政治自觉,制定了《治安局关于落实全省脱贫攻坚暨推进法治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等数个文件,对全局的脱贫攻坚、法治扶贫工作进行了责任到人的任务分解。

紧盯扶贫对象、聚焦扶贫政策、聚商扶贫项目,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为定向“滴灌”和定点“喷灌”,治安局决定帮助贫困户“换脑、增智、造血、法治”,让张家村每一户贫困户都在治安局精心帮扶下摆脱贫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8年治安局向张家村的贫困户发放了28只价值万余元的母种羊,如今许多贫困户的母种羊产下了小羊崽;贫困户张元丞在治安局帮助下,用5万元无息扶贫贷款搞起了养殖业;治安局驻村帮扶民警陈仲泽帮助当地村民办起的仲锋种植养殖合作社,第一批饲养80头羊,第二批饲养100头羊,使每户贫困家庭年收入由3700余元提高到了4050元……

在扶贫的过程中,治安局帮扶民警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把“一标三实”、户口“双清”、治安户长制、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等民生基础和安全防范作为帮扶工作标配,以法治扶贫助推脱贫攻坚。2019年,治安局民警帮助排查张家村村民矛盾纠纷137起,化解乡邻积怨产生的婚姻、经济、民事等纠纷101起,举办村民法治讲座16场。而化解的张家村魏阳社、石家社群众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长达十余年土地纠纷问题至今还被两社群众乐道。2019年底,张家村28户贫困群众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

帮扶民警在积石山县张家村与村干部对接工作。( 赵田广 马琦 摄)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也留下了治安局民警扶贫的足迹。在经过对天祝县的调研后,治安局决定从指导调解劳资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打击电信诈骗等共性问题入手,以营造法治良序、排查化解矛盾、建设平安乡村、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帮扶力度、强化攻坚保障为目的的6个方面20条帮扶措施。

此外,在天祝县打柴沟镇,治安局数次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工作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综合素质俱佳的业务能手,组成赴天祝县开展脱贫攻坚和法治扶贫小分队,发挥治安管理工作优势,指导打柴沟派出所狠抓主责不放松、治安整治保民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全镇的脱贫攻坚,最终助推打柴沟派出所按期成为天祝县脱贫攻坚和法治扶贫的典型。

在治安局的指导下,打柴沟派出所改变了以往的扶贫思路,创造出了热心、静心、耐心、公心、暖心的“五心工作法”,开启了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新模式,派出所与镇政府联合开办了农牧民法治夜校,以法治培训、法治课堂、微电影、戏剧小品展播等多元形式,有力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法律意识,促使贫困群众形成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良好习惯,贫困群众在民警帮助下形成的脱贫意识、法治意识。

此外,打柴沟派出所还建立了数个法律服务微信群,以村组为单元的微信群,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居住分散、出行不便、人员管理存在治安盲点,而且民警利用微信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简单快捷的特点,延伸了派出所服务与治理的触角。最终,打柴沟派出所的治安扶贫模式在天祝县多个乡镇铺展开,为天祝县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份力量。

 

帮扶民警在积石山县张家村与贫困户交谈。(赵田广  马琦 摄)

2018年11月28日,甘肃省公安司法系统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如期在天祝县召开,甘肃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余建高度肯定了天祝县的脱贫攻坚和法治扶贫工作。

甘肃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治安局将坚决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扶贫脱贫新要求,继续架好脱贫攻坚和法治扶贫这两座致富金桥,持续帮扶贫困群众稳步脱贫。

(责编:焦隆、周婉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