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自2017年国家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来,甘肃省科技系统紧紧围绕甘肃片区工作任务,通过建立研究中心、设立科技项目等方式,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助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2018年,省科技厅投入800万元,正式批复依托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建立“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支持中心开展“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研究”省级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研究。目前,该中心已建立完善了学术交流机制,为各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与工作机制。
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等为契机,2018年兰州大学建立了“祁连山研究院”,并获批“祁连山及其影响区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项目研究成果将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同时,甘肃省积极争取国家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2018年,由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祁连山等地区多源固废安全处置集成示范”项目,获拨中央财政经费2305万元。2019年,由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申报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拨中央财政经费2064万元。项目将预估气候变化对保护区的影响,并确定可允许的利用程度,构建保护区监控、评估、预警技术体系,提出管理办法,为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管理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甘肃省已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科研科普宣教展示材料,形成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展示队伍。同时,组织西北师范大学牵头,针对大熊猫共性关键技术,申报《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将争取在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中予以支持。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