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苏州运河

王丽梅

2020年05月11日15: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夜游苏州运河

苏州是水城,沿江临海,傍湖枕河。水,是苏州的生命之源。

造访姑苏有多种方式,京杭大运河流经苏州,最简单的体验莫过于乘着画舫夜游运河,看夜幕下两岸的红灯绿影,经过各个朝代造型不同的拱桥,听着导游带着吴腔的普通话讲解,间或,还有穿着布衣旗袍的小姑娘弹着琵琶用吴侬软语唱着动人心弦的苏州评弹。

运河上石桥众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有诗为证:“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诗虽有些夸张,但宋代《平江图碑》上刻有城内359座桥梁却是真的。画舫上的导游年过半百,皮肤黝黑,两眼炯炯有神,是位颇为精干的中年男人。他说话间有意无意流露出苏州话,问大伙是否知道“白相”(玩耍,游玩)是什么意思,在苏州河上“白相”印象如何?

乘着画舫,依窗而坐,顺手推开精致的雕花小木窗,一股河风带着潮湿、清凉之气扑面而来,汽船的马达声、水流声,伴着运河岸边柳树下彩色射灯的影子,不由得让我想起朱自清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来。与秦淮河不同的是,这里的运河作为千年漕运的主干,在调剂各地的粮食、丝绸等物资的同时,还孕育出运河文化。运河周边的苏州古镇、古街、古关、古码头、古船坊等都与这人类的杰作息息相关。当我们的船从一座别致的古桥经过时,导游介绍此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盘门三景”水陆城门,颇以这里的古建筑和文物为豪。

运河的水撞击着船身,水波的声响在这夜晚格外清晰。前方古桥上橘黄色的霓虹像是在羞涩地眨眼。坐在船舱里南腔北调的男男女女们,兴奋地向外张望着,七嘴八舌地指点着。导游重重地对着话筒哼了两嗓子,然后说,苏州有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世界级的——昆曲,另一个是国家级的——评弹。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一位身着白底粉色红花旗袍的小姑娘简单说了两句客套话,便弹唱了一曲《太湖美》。曾经听过这首歌的普通话版本,但苏州话的版本婉转抑扬、曲调柔美,给人全然不同的感觉。她唱的时候,船舱里的嘈杂声顿时止住了。待曲罢琴住,过了一会儿,掌声四起,都说再唱一曲。小姑娘羞涩地用手捋了一下前额的头发,接着又用苏州话弹唱了《茉莉花》和《苏州美》。

在苏州运河上,感受最深的是游船经过一座座样式不同的石桥,这也是夜游苏州运河的一大特色。这运河上比较有名的宝带桥(宝带系在官员腰间)又叫“长桥”,被称为“苏州第一桥”。这座桥有个典故,传说唐代苏州刺史王仲舒为发展漕运,变卖了自己束腰的宝带,筹资兴建这座桥。建于宋代的吴门桥是苏州最高、最大的单孔石拱桥。古时在运河上行船,凡是过桥必须落蓬,只有吴门桥不必。“觅渡桥”原为运河渡口,有僧人化缘募捐,在渡口造桥,故又名“灭渡桥”。苏州人的发音轻,听起来“灭渡”跟“觅渡”是一个音,这桥拱高,运煤船和运砂船都能从桥下经过。

运河边上古老苏州的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万家灯火,有些古建筑被流线型的霓虹点缀,古香古色,在夜晚里别有情致。偶尔有人从石桥上经过,仿佛是画中人。突然想起了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责编:焦隆、周婉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