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南菌北种” 秀珍菇撑开“致富伞”

2020年05月13日14:29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头畦村村民徐建梅在食用菌生产大棚内。(黄帆 摄)

人民网兰州5月13日电(黄帆)在武威市凉州区韩佐镇头畦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的生产大棚内,头畦村二组村民徐建梅正给秀珍菇装袋,她说:“在这工作,一个月下来能收入2500元。现在我们家除了种地还养牛,我老公在外面打工,各方面都有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

徐建梅一家在2016年脱贫之前,以种地为生,十几亩地一直种植的是小麦和玉米,一亩地一年只有三四百元收入。

“耕地少,又没钱,只会种玉米,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全靠老公在本地打零工才能有一点收入。”徐建梅说。

转机出现在2015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给她家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如愿申请到精准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后,她购买了种猪,依靠养猪摘掉了穷帽子。

“现在猪全卖掉了,家里又开始养牛,因为养牛清闲一点,我还可以来扶贫基地打工。”徐建梅说。

原来,2017年初,头畦村立足村情实际,将食用菌产业定为头畦村助力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引进武威万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头畦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让更多像徐建梅这样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这生产的是秀珍菇,是从浙江海宁引进的。之所以选择它作为咱们村的特色产业是因为有几大优势。”韩佐镇党委书记王兴鹏介绍说,“凉州区气候寒凉,非常适宜秀珍菇生长;我们也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来种植和管理秀珍菇;秀珍菇采用喷雾式施水,比种玉米要节水得多。此外,南方在6月时因为太热不能生产,我们正好可进行反季节生产,填补市场空白,去年秀珍菇价格最高时可以卖到每斤9元。”

2017年,头畦村建成食用菌生产专用温室50座。通过两年发展,基地2019年秀珍菇生产规模达到100万袋,年产秀珍菇600多吨,产值达到350多万元,食用菌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据王兴鹏介绍,食用菌产业基地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万腾源农业公司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培养菌袋、技术培训和产品收购等服务。2019年带动14户贫困户自主经营发展,平均每户净增收1.9万元。

同时,合作社将头畦村114户贫困农户吸纳为社员,利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在基地入股,让贫困农户获得稳定的保底分红11.2万元。还优先使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13名长期务工的劳动力每人每年可稳定务工收入2万多元。政府还鼓励支持农户个人或者几户合作建棚生产,以进一步加快农民致富速度。

徐建梅说:“现在通过打工学会了栽培技术,下半年我打算自己搭建一个种植大棚,到时候家里的收入就更多了。”

(责编:周婉婷、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