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际,秦岭西端的小陇山林区,天蓝水净,草木葱郁。天水市麦积区党川镇花庙村如同一枚精致温润的碧玉,掩映在深山峡谷的幽静一隅。
“别看我们花庙村在深山老林里,但我们栽植的苗木名气大得很,每年都有青海、陕西、天津等地的客商慕名而来,都快立夏了,还有人打电话咨询苗木价格……”4月29日下午,花庙河畔,花庙村村委会主任李旺有的手机不时响铃。他身后的农舍田野间,一块块苗圃郁郁葱葱,与远处苍郁的林区连成一片。
花庙村地处小陇山林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宜繁育油松、白皮松、云杉、樱桃树等经济苗木。从2005年零星栽植到2010年全面推广,如今,苗木栽植已经成为全村人的“铁杆庄稼”和脱贫产业。
“苗木的价格一般按生长年限计算,根据这几年的行情,每亩苗木平均每年能收入近1万元。”李旺有说,今年春季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花庙村的苗木销售并未受多大影响。3月初,不断有外地客商联系购买苗木,为减少接触,村民与客商达成“网上销售、视频验货、手机支付、无接触交接”的销售模式,全村苗木收入超过200万元。
花庙村仅是麦积区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麦积区结合国家扶贫政策,鼓励、支持以花庙村为代表的党川镇10个行政村发展苗木产业,全镇苗木栽植总面积超过2900多亩,苗木总量约6900余万株。2019年,党川镇实现全镇脱贫。
“脱贫靠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还得靠产业。”采访中,花庙村党支部书记任永生对全村未来的产业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苗木繁育依然是首要产业,其次是乡村旅游、中蜂养殖以及食用菌栽植。
悠悠花庙河,穿村而过,静谧安澜;岸边栈道通幽,水榭雅致;农舍依河而建,白墙黛瓦,自然散落;远处的田野与葱郁的远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相融交汇,勾勒出一派醉人的田园风光……
“以前的花庙村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村里道路破损、房屋破旧、房前屋后柴草乱堆……”任永生告诉记者,近年来,麦积区整合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对花庙村环境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2017年,花庙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8年,花庙村将农村“三变”改革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作为“三变”承接主体,采取“村党支部+公司+农户+乡村旅游”的合作模式,带领全体村民走生态路、吃“美丽饭”。
花庙村27号是村民陈桂花的家。今年,她家门口立起了一块醒目的招牌——新田园农家乐。“要不是国家扶贫政策和帮扶单位的帮助,我哪有气力开办农家乐?”走进小院后,陈桂花指着四间刚刚修葺一新的房屋对记者这样说。
2018年以来,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对口帮扶下,包括陈桂花在内的24户花庙村村民每户获得5万元的农家乐及民宿改造资金。如今,这些农家乐、民宿已全部改造完毕。“疫情肯定会过去的,到六七月,我的农家乐就能开门迎客了。”眼下,陈桂花正盘算着将生活在天水市的两个女儿叫过来帮忙打理生意。
陈桂花家的屋后,56岁的吴朋义刚刚手工凿成了一对养殖中蜂的蜂槽。“这种用枯木做成的蜂槽是野生中蜂最喜欢的。”吴朋义说,他每年都在林区放置十多个这样的蜂槽,一年能收获七八十斤土蜂蜜,增收五六千元。
李旺有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对口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花庙村村民的蜂槽、蜂箱总数超过2000个,每年的土蜂蜜为村民增添了一份“甜蜜的收入”。
特殊的地理条件,也给花庙村发展木耳产业带来了契机。2018年。村里注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木耳种植大棚20个,木耳大棚为村集体所有,贫困户以租赁的方式进行种植。“如果木耳的销路能进一步拓展,我们计划发展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产业。”李旺有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产业不能破坏了环境。”任永生说,无论是苗木产业,还是乡村旅游、蜂蜜养殖、木耳种植,花庙村走的都是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美了,生活才能真正富起来。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