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牛“模”王的牛产业激活一潭水

杨贵智

2020年05月26日13:57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牛“模”王的牛产业激活一潭水

“3年前,我还在外地打工,每年农忙回家再种些地,两头子一耽搁,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挣2万元。2018年,我和老婆开始稳定下来,都到芳美肉牛养殖合作社打工,两个人加起来一年工资能拿到5万多元,收入是原来的近3倍。”5月20日上午9时多,甘草店镇果园村建档立卡户张宏喜给牛喂完饲草后,一边打扫着牛舍卫生,一边和记者攀谈起来。他说,现在除了固定工资、工龄工资外,还有两头肉牛在这个合作社里供养,每年有2000多元的固定分红,这样下来,一年仅在合作社收入就有6万多元,两年前脱贫后现在可以说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

当日上午,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榆中县甘草店镇咸水岔村芳美肉牛专业合作社。据了解,在榆中县,养殖业已成为全县不少贫困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该社是甘肃省“三变”改革试点承接经营主体之一,也是榆中县肉牛养殖主要示范点,以养殖业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把整条产业链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镇、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贡献着力量。

辞去“铁饭碗”返乡做起牛生意

——牛“模”王带领乡亲走共同富裕之路

走进榆中县甘草店镇咸水岔村,依山而建的一座现代标准化肉牛养殖厂豁然出现在眼前。14个牛舍里,一头头西门塔尔肉牛长的膘肥体装,几头不到一个月大的小牛犊溜出圈撒着欢儿……与这些牛舍隔着一潭碧水遥相对应的另一处大型牛圈里,几百头西门塔尔肉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后,争先恐后地哞叫着,你追我赶奔向料槽……这里正是远近闻名的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4年以来,短的6年时间里,张国庆成功逆转身份,放弃大型企业正式职工身份,通过跑运输掘得第一桶金后,返乡养牛创业,成了名符其实的牛“模”王。可以说是舍了“铁饭碗”,依靠养牛创出了“金饭碗”。

如今,投资1200万元的30亩肉牛养殖基地,扩大建设到基地+扶贫车间规模,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以上,成为榆中县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几年来,合作社已发展会员66人,成立以芳美肉牛合作社为主的肉牛产业联盟,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今年春节前出栏了200多头,上一周又出栏了200多头,一头牛售价在2万元以上!”张国庆向记者透露,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本春节后就出栏的大部分牛没法出栏,多消耗60万元的饲料,好在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的复工复产了,并且随着鲜肉市场的复苏和上扬,肉牛陆续出栏,不但及时给百姓分了红,还开始赢利了。

李守俊是甘草店镇咸水岔村村民,上周刚刚从合作社领到了分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李守俊利用3万元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押金,从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租赁”了2头母牛,在自家院里进行饲养。通过从合作社“认购”的2头母牛,依靠合作社提供的饲料和防疫技术,李守俊到现在已发展到13头牛的养殖规模,养牛彻底改变了他和全家人的生活条件。钱变牛,牛变钱,李守俊说:“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家里母牛都上了保险。牛的销路更不是问题,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行情好时按市场价浮动,行情不好就以保底价收购,一年下来有好几万元的收入呢!”

和李守俊不一样的是,张宏喜将认购的两头牛供养在合作社里,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拿工资。如今他不仅是社员,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合作社的管理人员。“目前,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共有11人。”张国庆告诉记者,合作社给工人开的工资是逐年增加的,比如张宏喜第一年每月工资2800元,干够一年后加了100元,每月2900元,第二年再加100元,如今他每月能拿3200元,到今年下半年,他月薪能拿到3300元。

张国庆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引导周边群众养牛致富,把牛产业做起来。按照这个思路,合作社首先考虑吸纳附近贫困户,其中部分社员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合作社向农户提供1至2头已孕母牛,农户按照合作社提供的饲养方式养牛,待母牛产犊后,公牛犊由合作社按市场价或保护价统一收购,对于特殊情况不能自己养牛的社员,将他们的牛托管到合作社,每年到年底合作社进行10%的分红,1万元分1000元,为了增强社员的信任,我们给每头牛身上都打了标记,这样社员也放心把牛交给我们。”张国庆说,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合作社按照“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母牛还犊”“分散养殖育肥”“集中托管托养”“订单收购饲草”的方式,利用互助资金、产业到户资金,把贫困户连到产业链中,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经过6年滚动发展,已成为榆中县最具规模优势的专业养殖合作社之一。

从西门塔尔“千头牛”到黑安格斯“万头牛”

——甘草店富民产业“牛”气冲天

米小红的家在甘草店镇蔡家沟,与咸水岔相距不远。听到咸水岔用咸水养牛成功的消息后,在外打工近二十年的她2016年回到了蔡家沟村,通过张国庆的大力帮助,经营起了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场,开始自己做老板。如今,她从最初养殖4头牛到现在上百头牛,养殖场已成规模后,她开始盘算如何扩大自己的养殖厂,更多地带动周边的农户发展养殖业,让乡亲们都能有稳定的收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2016年村上领导动员我,让我试试养殖产业,如果比外面打工收益好,就不用再奔波,还能挣钱顾家几不误。”第一年从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母牛还犊”的形式购入四头牛开始养殖,米小红便尝到了甜头。和丈夫仔细算了一笔账之后米小红发现,通过合作社和政府的帮助,如果自己贷款开始经营养殖场,每年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外出打工所得。

经过几年的发展,米小红的养殖场肉牛存栏量超过了百头,同时还替周边没有劳动力的两户贫困户托管养牛。周边的农户开始在她的养殖场打工,并向其销售自己所种的饲草,获得多重收入。对现在的米小红而言,每天看到自己养的牛又增加了重量,是让她身心愉快的事情。和米小红一样,养殖户蔡永瑞最初亦是通过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助,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现在全家总动员养牛种饲草,收入是之前种地的七八倍。

“在甘草店镇肉牛养殖产业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具有‘盟主’的地位和功效。以‘母牛还犊’、农户分散养殖育肥、统一种植饲草、为贫困户托管养牛四种模式,合作社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新产业扶贫的形式,助力全村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带动全镇发展肉牛规模养殖户32户488头,带动农户种植饲草玉米6000亩,带动605户农户稳定增收,全镇303户建档立卡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甘草店镇党委书记魏立荣告诉记者,当前如何将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成了甘草店镇的头等大事。去年底甘草店镇三墩营村举行了“甘肃榆中宛川丝路小镇(一期)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作为2020年县列重点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计划今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第一批将投入高端黑安格斯肉牛2000头,三年内完成万头肉牛养殖。

在采访中了解到,甘草店镇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确定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肉牛养殖加饲草种植的产业扶贫模式。今年以来,甘草店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围绕肉牛养殖产业,在全镇同步配套1万亩饲草种植,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以前种玉米,因为家里没养牲口,掰完玉米后秸秆处理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乱堆不成、焚烧更不成;现在好了,直接种植饲草玉米,秸秆带棒子全部销售给养牛合作社,一亩地还能多收入四五百元。”张吴忠是甘草店镇饲草种植大户,他盯准了牛产业搞活了草产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准备着明年把亲戚家撂荒的地租来全部种成饲草。

据悉,今年榆中县计划新增牧草种植3万亩,发展饲用玉米10万亩,新增尾菜饲料化加工利用能力12万吨,以全力保障畜牧业发展。同时,还将建立健全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草地,做到草畜平衡、和谐共生共荣。

(责编:陈诚、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