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严禁农村公路建设采用施工方带资的建设—移交(BT)模式,严禁以“建养一体化”名义新增隐性债务。
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
《方案》指出,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省政府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市州参照成立领导机构,对县级农村公路“路长制”进行指导、监督。县级政府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乡镇履职尽责,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对乡镇的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养护补助相挂钩。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负责相应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管理体系。
鼓励设置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
发挥乡村两级作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乡、村两级要加强宣传引导,将爱路护路的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鼓励推行个人或家庭分段承包养护、集中养护、企地共养等模式;鼓励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广将日常养护与应急抢通捆绑实施并交由农民承包;鼓励设置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
为确保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整体路网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省级下达的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养路费部分(包括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替代性返还+增长性补助”)用于普通公路养护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80%,且不得用于公路新建。2022年起,使用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等其他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不再从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列支。
日常养护资金县道每公里1万元
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支出责任落实到位,将相关税收返还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日常养护资金按照通车总里程筹措,县道每公里1万元,乡道每公里0.5万元,村道每公里0.3万元,省、市、县按照1∶1∶8比例承担。各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各级财政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禁农村公路建设采用施工方带资的建设—移交(BT)模式,严禁以“建养一体化”名义新增隐性债务,公共资金使用情况要按有关规定对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各级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今年年底路长制推行达到100%
《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路长制推行达到100%,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到2022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形成财政投入职责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构运行费用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各市州内农村公路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中等及以上农村公路占比不低于75%。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