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千余家扶贫车间吸纳9.1万劳动力就业

2020年06月03日14:25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人民网兰州6月3日电(高翔)近年来,甘肃省把扶贫车间建设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脱贫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精心谋划,全力推动。截至今年5月底,甘肃省累计建设扶贫车间2045家,吸纳9.1万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4万人。

两年来,甘肃省扶贫车间从无到有,从学习探索到实践发展,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快速起步,不断壮大,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推动扶贫车间更好地发展,甘肃省制定了一次性奖补、贴息贷款、土地厂房租金减免及用水用电补贴等方面的11项优惠政策,同时对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技能培训的,给予培训补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措施,对扶贫车间吸纳用工按稳定就业3个月、6个月以上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补贴,对跨省运输原料和成品的扶贫车间给予50%的运输费用补贴。甘肃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扶贫车间发展。如甘谷县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担保基金,撬动县内金融机构落实贷款1000万元解决融资难题;通渭县整合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及扶贫资金,按照新建厂房不超过20万元、改建厂房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随着各项激励政策的落实,甘肃扶贫车间发展也更“接地气”。依托特色产业,定西市扶持建设了以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马铃薯种植加工扶贫车间;依托龙头企业,天水市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天水、临夏、定西、陇南、白银等市的14个县区建成了服装加工、麻编类为主的扶贫车间64个,就地吸纳33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70%以上;依托资源禀赋,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美界扶贫车间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利用野生山毛桃资源优势,制作红军粮、早酥梨、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带动了周边妇女就业增收;依托地域文化,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的灯笼制作扶贫车间依托当地文化,设计各类灯笼种类达26种,实现年产销灯笼30余万盏,吸纳附近劳动力171人。

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甘肃扶贫车间越办越“活”。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方式,在人口集中的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发展“厂房式”扶贫车间,如宁县平子镇旭瀚电子厂是东莞市旭华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得润电子有限公司的外包加工点,主要为两个公司组装手机、摄像机、冰箱电子元器件及电视机、汽车机内线材,目前吸纳就业227人;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方式,村集体、农户以生产要素入股分红发展“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如舟曲县绿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县内多家合作社,成立舟曲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了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企业生产、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带动贫困户4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受益2000多户;采取“企业+订单+贫困户”的方式,发展“居家式”扶贫车间,如甘谷县雅路人麻鞋扶贫车间建立“巧手点”,在对贫困妇女培训后,统一提供麻线、钩针、鞋面等材料,由妇女居家制作麻鞋半成品后自行送回,目前有5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了足不出户就业。

此外,甘肃各地顺应市场规律,根据生产实际,积极发展“互联网+”、季节性扶贫车间等已达800多个,形成了多领域、多业态、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责编:周婉婷、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