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对2015年至2019年发生的12起特别重大、120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在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回头看”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的来看,此次‘回头看’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敲钟提醒作用,切实推动有关地方‘翻旧账’、找差距。”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分析。
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调查统计司司长李万春介绍,12起特别重大事故的“回头看”工作由国家层面组织开展,事故发生地整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全国层面看,高危行业领域风险依然存在,比如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屡禁不止;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危险化学品全链条监管存在一些漏洞;旅游客车等运营车辆安全监管缺失,变相挂靠问题依然存在等。
120起重大事故“回头看”工作由各省级安委会组织开展,“通过对评估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起来可以看到,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得到落实;另一方面,风险源头管控、日常隐患排查治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安全准入把关不严、安全标准不高、安全水平较低,安全监管的手段方法滞后,监管效能也不高。”李万春说。
国务院安委办将督促各地各部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于本次“回头看”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事故调查报告中明确要求整改但尚没有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问题,要扎实推进整改。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应急管理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化工、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同时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
“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各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要下大气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申展利说,2021年,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将强化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的落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着力推动安全责任落实方面,今年将组织实施对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首次考核,推动落实监管责任。另外,要实行安全评价报告公开、风险分级管控和主动报告等制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内生动力。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方面,要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把企业监控视频、关停企业用电数据等接入监管平台;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自动化系统装备率要达到100%;实施矿山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推动年产30万吨及以下煤矿分类处置。
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春节临近,疫情防控、寒潮低温天气、返乡过年等多因素交织,安全生产形势如何?李万春分析,往年,春节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事故很少、总量很低的时期。但是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的事故总量虽然保持同比下降趋势,但较大事故同比和环比都是增加的。
他提醒,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万万不可放松。一是交通出行要绷紧安全弦。水上交通运输、农村地区的出行安全特别是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出行安全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二是能源、制造业、建筑业目前市场活跃、需求反弹,企业生产经营旺盛也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细化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在重点场所人员聚集、货物流动堆积也会带来一些公共安全风险,需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做好火灾防控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