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甘肃要闻

“菜篮子”里的“兰州奉献”

 
2021年08月04日08:52 | 来源:兰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菜篮子”里的“兰州奉献”

兰州能成为我国五大商品化蔬菜基地之一,高原夏菜功不可没。

目前,兰州的高原夏菜,形成了四季生产、全年供应、长短结合、内外互补、效益增长的良性互动的格局,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的区域、时间、品牌等多个层次的合理化发展,成了全市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集群。兰州市已成为我国“菜篮子”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之一。

多年来,兰州高原夏菜坚持走绿色、生态、安全和精细、优质高效的精致农业发展思路,以特色优质拓展市场,以高质高效提升品质,着力构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出了兰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特别是高原夏菜成了兰州农业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2020年,全市高原夏菜播种面积达到87.76万亩、产量达到191.8万吨,外销率达到60%以上。

标准化生产“育”出金招牌

今年7月底,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组成的验收组和专家组,对榆中县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情况给予了验收。通过实地考察验收和数据核对、资料查验、讨论评估,验收组和专家组现场认定:榆中县新营镇、马坡乡、城关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等5个乡镇41个村的6.14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成为甘肃省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

其实,早在2003年之前,兰州甚至甘肃全省范围内,种的白菜花都是国产品牌“祁连雪”,亩产1000至1500公斤。因为口感好,产量高而受菜农欢迎。但是“祁连雪”的叶子无法很好地包裹球茎,太阳一晒,菜花就发黄了,品相差,所以外销量不大。

2003年,榆中县蔬菜站与兰州市农科所合作,引进了法国花椰菜品种“玛瑞娜”。这种品种果实颜色雪白,特别紧实,因此很受市场欢迎。

2008年,榆中县承担为奥运会供菜任务,经销商带来20几粒青梗松花菜种子。拿到种子后,杨海兴便和同事们开始试验。没想到7月份采收时,杨海兴发现这种松花菜“张牙舞爪”、品相很丑,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品种打入了冷宫。到了第二年,就在杨海兴几乎忘记青梗松花菜时,一位李姓收购商买来200亩地的种子,和菜农们签订协议,免费发放种子,以2.8元的价格订单收购。这个不被杨海兴看好的青梗松花菜,当年的收购价达到了4元。

高原夏菜除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造就了优良的品质外,兰州市还采取多种措施严把蔬菜质量安全关,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管。 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取缔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许可,全面推行高原夏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2009年,兰州市制定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发展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确保了蔬菜的无公害依法发展。探索实施蔬菜质量管理追溯体系,推行了“联户联保”组织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生产全程无公害控制。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在国家原农业部连续多年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进行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兰州市的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取得2003年第一,2004年第四,2005年第一的好成绩。

榆中县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于2015年开始创建“兰州高原夏菜全国品牌示范区”,建立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基地5处,引进各类试验、示范蔬菜新品种300多个,选育推广优良新品种10个。注册“兰州高原夏菜”商标,组建“兰州高原夏菜产业集团公司”,在全国22个大中城市成功召开“兰州高原夏菜推介会”,提升兰州高原夏菜的知名度。积极创建农业部全国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示范县,获得了全国农业(蔬菜)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兰州就开始统一了蔬菜包装标准,要求整个行业统一包装,统一标识,外销蔬菜包装统一打出了“兰州高原夏菜”标识,实行“子母”商标管理,保证了品牌质量。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精心培育,兰州市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性状各异、品质多样的蔬菜栽培种类和品种。

榆中县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目前,全市已申报认定了无公害蔬菜产地面积66万亩,“三品一标”认证153个,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116个、绿色食品认证34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3个。在榆中县的南部二阴山区建立了冷凉型高山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被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确定为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兰州高原夏菜品牌已成为兰州市的一张响亮城市名片。

20年艰辛“趟”出新产业

7月30日上午,羊上村的老牛将最后一“三马子”大白菜交给了守候在路边的“菜老板”。

“今年刚开始菜的价格干脆不行。这两天菜价刚起来了,我的菜卖完了!唉,运气不好呀。”老牛尴尬的笑声里透着无奈。

这些日子里,全国大部分地区,从南到北,正经历着盛夏的“蒸烤”。而榆中县的马坡、新营一带却凉风习习。大片大片地里的菜开始丰收了,大有“秋收”的味道。由于海拔和纬度的原因,这里即便是最热的7-9月,平均气温也不会超过25℃。气候也是一种资源,榆中的冷凉蔬菜种植,就是利用这里与全国同期温度、湿度的差别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

冷凉型蔬菜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佼佼者,20年前始于榆中一个叫苟家坪的小地方。2002年,当时就职于榆中县农技中心的李斌和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宋海慧,与其他成员一起承担了二阴地区绿色蔬菜推广发展的项目,在海拔2300米的一个叫苟家坪的地方开始试验。2003年,试验田推广到了羊下村。

“当时我根本就不相信这里能种菜!但看着几个年轻人执着的样子和十足的决心,我答应了。当时就寺背后的那两亩地,试着种了两亩菜花。没想到从5月初种上到7月间砍菜被拉走,苦了两个多月就来了大把的钱。我一下子眼睛都亮了!”今年80多岁的安谈庆一说起当前试种菜花的事儿,脸上堆满了笑容。在他眼里,现在羊寨村8成农民都种上了菜,吃上了菜,多亏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

20多年来,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术示范,帮助更多的百姓科学种植、田间管理。他们把汗水播洒在田间,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土地上,不断增强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农民的种植动力。

2009年,随着双垄三沟种植技术在海拔2100至2700米榆中南部山区开始整体推广,甘蓝、花椰菜、娃娃菜、大白菜等蔬菜,在榆中二阴高寒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亩产值也从传统粮食作物的300元翻了10倍,甚至更多。

冷凉型蔬菜作为兰州高原夏菜中的“精品蔬菜”,到2020年,榆中县冷凉型蔬菜已达8万亩,平均亩收入4000元以上,最高达到10000元,是当地小麦亩收入的5倍多。

自1997至今,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小散乱到品牌化的蜕变。从最初的十几万亩发展到百万亩,年产蔬菜300万吨,外销达200万吨,销往全国60多个城市的8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10%的蔬菜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兰州已成为夏秋季节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原农业部定为“全国冷凉型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收入占农民经济收入的30%以上。“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农业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菜篮子”,兰州优势明显

在蔬菜经销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蒋建伟,见证和参与了兰州高原夏菜从弱小到壮大,从名不见经传到“誉满天下”的全过程。他说:“榆中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这里生产的高原夏菜具有品相品质好,病虫害少等方面的特质,深受广东、上海、江浙等地,乃至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园区内,各类商户800余户,蔬菜、水果、粮油、水产等农副产品种类及体系日渐完善。在不远的将来,这里的商户将达2000余户,有望成为全国蔬菜价格的“晴雨表”。

兰州,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高原夏菜是这片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带着西北高原的绿色生机,带着黄河母亲的质朴,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八方。蔬菜生产中病虫害发生很少,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量少,具有良好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光照充足,夏季凉爽。6~7月份日照时数可达8~9小时,年平均温度为7.6~10.2℃ ,夏季平均温度为17.4~21.2 ℃ ,春、夏、秋三季均能进行露地蔬菜生产。昼夜温差大。兰州市日较差12.9-14.4℃ ,白天气温较高,光合速率高,夜间气温较低,呼吸消耗少,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瓜果蔬菜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垂直性气候明显,蔬菜种类多样。兰州市地形地势多样,海拔高差大,蔬菜产区可以满足不同种类蔬菜的同期生产,又有利于分期播种和分批上市,产品种类丰富,同时避免集中上市造成的市场压力。

富硒优势是兰州高原夏菜最关键的优势之一。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区。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对兰州部分典型土壤及农产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市境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产品,具备发展富硒农产品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产品硒含量中,玫瑰干花蕾与国内著名富硒绿茶相当,百合是普通蔬菜的2倍,白兰瓜是宁夏名产“硒砂瓜”(曾特供奥运)的3倍。

市场优势是兰州高原夏菜近10年来最大的优势。每年5~10月,我国东南沿海及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台风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蔬菜生产受到影响,供给严重不足。而此时正是兰州高原夏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了这些市场的需求。

兰州高原夏菜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长短结合、内外互补、效益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榆中宛川河流域的白菜花、西兰花、芹菜、青笋,皋兰西电、大砂沟灌区的菜用豌豆、西兰花、西洋南瓜、菠菜,红古湟水河流域的白菜花、娃娃菜、甘蓝、菜花、洋葱,永登庄浪河流域的甘蓝、辣椒、蒜苗、香菜等为主的无公害、外销产品生产基地。以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片、皋兰石洞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市郊南部冷凉湿润地为主要区域的百合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近郊沿黄灌区坪台和皋兰旱沙地为主要区域的茄果类蔬菜、瓜类生产基地。以七里河坪台地和西固张家大坪、永登连城为主要区域的韭黄生产基地。以永登苦水镇、中川镇为中心的玫瑰生产基地;以榆中、永登、皋兰三县和中远郊为主要区域的保护地生产基地。

据了解,今后3年,兰州市将新改扩建设施农业小区22个,新建标准化育苗场12个,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6个,创建千亩集中连片示范基地9个,新增蔬菜种植面积7.5万亩。预计到2021年底,该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5万亩,产量达到183万吨,外销量达到105万吨以上,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

(责编:周婉婷、焦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