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社会·各地

产业兴 活力足

郭慧霞
2023年09月14日09:12 | 来源:民族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产业兴 活力足

初秋时节,临夏市枹罕镇江牌村良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树莓基地里,大片的树莓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

合作社负责人王冬生告诉记者,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的今天,树莓种植与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因此,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用来种植树莓。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树莓深加工,通过开发更多衍生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树莓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我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打工,因为离家比较近,不仅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到3000元的工资,这份工作我很满意。”在合作社务工的杨梅英告诉记者。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临夏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托乡村振兴“五大园区”建设,完善“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扎实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带动1.45万名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走进位于折桥镇大庄村的白兰瓜种植大棚内,种植户唐延军夫妻正在查看白兰瓜长势、修剪枝叶。圆溜溜、沉甸甸的白兰瓜挂在藤蔓上,满载着丰收的喜悦。

“白兰瓜种子由州农科院提供,我们农技中心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种植,三方实现联动,产量从去年的亩产1200公斤,达到了今年的2000公斤左右,成效显著。”州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兴威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除了白兰瓜,在枹罕镇王坪村,新种植的“临薯18号”也将喜获丰收。该市农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明告诉记者,他种植的“临薯18号”由州农科院从种子、种植技术等方面全程跟踪、支持,并定时进行对比分析,实现提质、增产、增收。

产业兴旺是撑起乡村振兴的支点,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临夏市农村大地呈现出一片活力与生机。

(责编:周婉婷、焦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