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日報看甘肅-頭版看甘肅-更多>> 自動刷新:40秒60秒手動 

塑造農業綠色發展新優勢(話說新農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6 10:38)

  切實發揮全鏈條合力,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更大功夫,必將進一步塑造農業綠色發展新優勢,推動更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甘肅省通渭縣襄南鎮東坪村,田地裡大片農膜“鎖住”水分,玉米攢足了勁兒拔節﹔牛圈裡剛添上青貯玉米秸稈,100多頭肉牛吃得正香。“加厚農膜保墒效果好,玉米長得壯…[詳細]

繼續做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我和中國的故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6 10:38)

  大約15年前,我從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畔,來到了黃土高原的黃河之濱。在蘭州生活的歲月裡,我遇到了很多支持和幫助我的中國朋友,而與敦煌結緣,更是改變了我的人生。 2007年,來自中國吉林省的一個文化藝術交流團到我的家鄉奔薩市演出。當時還在讀研究生的我,一下子就被其中名為“千手觀音”的敦煌舞吸引。演員們精…[詳細]

向沙地要食物,實現綠富共贏(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6 10:37)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沙地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提供哪些食物?發展沙地產業如何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特色經果林豐富了百姓的果盤子,沙地還出產中藥材與木本糧油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位於“三北”…[詳細]

我想寫出多情的敦煌(創作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08-15 09:50)

  2018年,我的長篇小說《七步鎮》缺一個合適的結尾,我和責編付如初進行過細致討論,一直舉棋不定。后來我把另一部長篇小說數千字的開頭直接移植過來,做了《七步鎮》的結尾,她隻留下了其中的1/5。這個結尾也就無意間牽出我和她關於“下一部寫什麼”的一次談話。 我預想中的下一部作品原本是另外一個故事。付如初則…[詳細]

實現跨越山海的圓夢之旅(藝近人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5 09:49)

  核心閱讀 6年來,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先后幫助255名甘肅省永靖縣、東鄉族自治縣、文縣的孩子們走出大山,帶領這些在大山裡數著夜空中閃亮星星的孩子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3年來,文縣東壩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經歷了人生的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到甘肅省廣播電視總台演播大廳唱歌﹔第一次站到了沈陽盛京大劇院舞台上…[詳細]

勇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時代使命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5 09:48)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系統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奮發進…[詳細]

黃河之水潤田疇(記錄中國·身邊的工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3 10:09)

  田間的斗渠。 總干渠來水經過分水閘后流入干渠。 張治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海子灘鎮張家沙河村村民,是種了50多年地的老把式。 打今年起,每次下地前,他總是先繞一段路,往自家地的反方向走——“忍不住想去看。” 讓張治龍心心念念放不下的究竟是啥? 出村子往南開車幾分鐘,一座籃球場大小的干渠分水閘映入眼…[詳細]

蘭州深入實施“人才賦能”工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3 10:06)

  本報蘭州8月12日電 (記者銀燕)近日,蘭州市委組織部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就《關於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進行宣講,並向鄭海學研究員及其團隊兌現蘭州市首個高端人才支持獎勵政策200萬元。今年6月,鄭海學主持完成的相關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詳細]

前沿動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08-12 10:57)

  “久安”AI大模型正式發布 本報北京電 (記者劉溫馨)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近日,應急管理領域AI大模型“久安”正式發布,其吸收危險化學品、煤礦、森林火災和安全生產執法等業務領域專業知識,依托國產大模型和應急雲基礎算力進行增強訓練,能夠從大量視頻監控中自動篩選危化企業廠區人員聚集、工貿企業作業場所粉…[詳細]

愛鳥護線 守護家園(人與自然)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08-12 10:57)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為鳥類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統計,我國現有鳥類1500余種,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在高原草原地區,獵隼等珍稀猛禽喜歡擇高而居,但這些地區通常缺乏高大樹木,又高又穩的輸電杆塔便成為筑巢首選。然而,鳥兒銜來的鐵絲、木棍等筑巢材料,卻容易引發線路跳閘。 …[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16 17 18 19 20 頁  下一頁  尾頁

人民日報記者報道集更多>>

人民日報電子版在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