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13 11:38)
緩緩爬上腳手架,打開工具箱,屏息凝神,輕捏洗耳球小心吹去壁畫上的浮塵,注漿、回貼、滾壓……上午8點多鐘,壁畫修復師付有旭早早趕到莫高窟,開始新一天的“面壁”作業。從事文保工作37年,經他“妙手回春”拯救的壁畫面積已超過2000平方米。 坐落於甘肅河西走廊西部盡頭的敦煌莫高窟,擁有735個洞窟、4.5…[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12 10:12)
通過日復一日的數據採集,技術人員用數字化技術將石窟“搬進”了實驗室,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編寫工作人員能夠隨時觀察石窟,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反復進入石窟和接觸造像的次數,實現了“最少干預”的保護原則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25公裡,因為山形高聳似堆積的麥垛而得名。自十六國時期以來…[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10-11 10:28)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甘肅庄浪縣部分鄉鎮,之前在產業發展路徑上著了慌:栽蘋果吧,沒有那些中南部淺山區鄉鎮有優勢﹔種馬鈴薯呢,又追不上西北部干旱山區的產量。可近些年,通過發展中藥材產業,他們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藥方”,讓當地百姓發了“藥財”。 庄浪東部地區地處關山山脈,因屬溫帶半干旱地區、黃河一級支流渭河…[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11 10:27)
新華社蘭州10月10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近日在甘肅調研工業經濟運行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於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著力保持工業穩定增長,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10 10:23)
秋天是瓜果飄香的季節。 9月11日上午,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紅彤彤的花牛蘋果挂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總書記叮囑,要加強品種保護和培育,優化種植方式,創新營銷模式,把這個特色產業做得更大,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並祝鄉親們的生活像蘋果一樣紅紅火火。 從陝西延安南溝村…[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10 10:22)
對話人: 周珊珊 本報評論員 張文博 甘肅日報評論員 周珊珊: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指出:“希望文物工作者賡續‘莫高精神’,潛心為國護寶,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偉大的奮斗鑄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托舉偉大的夢想。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回望歷史…[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10-08 11:27)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境內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公司西氣東輸第一站。 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今天,在中國的版圖上,長江黃河奔流不息、河湖水系密布。與此同時,一條條特高壓輸電通道、油氣管網就像大江大河,跨越數千裡,源源不斷輸送著電力、油氣,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10-08 11:26)
在黃河蘭州段近水平台,市民及游客參與蘭州黃河大合唱活動。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攝 大河奔騰,川流不息。甘肅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因河而美,因河而盛。黃河蘭州段由西固區達川鎮入境,自西向東北至榆中縣青城鎮出境,全長150.7公裡,300多萬名群眾傍水而居。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習近平總書…[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07 10:09)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10-03 10:18)
文化煥發新氣象,神州處處聞弦歌。 “開展更多健康有益、啟智潤心的文化活動,以此激發更大的正能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國慶假期,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大街小巷煙火氣升騰,展館景區文化味十足,涌動著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