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協定點幫扶西和縣綜述

王 芳 韓縣銀

2020年01月07日10:46  來源:隴南日報
 
原標題:用實干“力度”傳遞扶貧“溫度”

“以前種庄稼,辛苦一年隻能解決溫飽﹔現在大面積種植花椒、辣椒,一年下來過萬不成問題。”

“年初買了3隻羊,現在已經繁殖到11隻,怎麼算都是賺了!”

“家家戶戶住進了新房子,危房拆除復墾,村裡的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終於脫貧了!”

……

走進西和縣蒿林鄉,隨處都能聽到村民對於生活變化的感慨,這些話語正是省政協幫扶西和縣最生動的注解。

山水西和人,處處是答卷,處處見嬗變。

如果時間是藍圖的見証者,那眼前這一點一滴的變化,已是一幅繪就的“大寫意”。

自2017年幫扶西和縣以來,省政協以答卷者的使命、奮斗者的自覺、先行者的擔當,砥礪前行孜孜不怠,扛起助力脫貧攻堅的時代責任,盤活用好各級幫扶資源,凝聚基層干部群眾的力量,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盡銳出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書寫政協擔當

檢驗一張答卷好不好,不妨回到出題處。

西和縣,地處秦巴山區,受自然條件和發展基礎等因素制約,是全國189個深度貧困縣、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7年8月,省政協調整幫扶西和縣。自開展幫扶以來,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把責任扛在肩上,帶頭把主要精力放在脫貧攻堅上,帶動全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盡銳出戰——1名同志到西和縣挂職縣委副書記、7名同志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同時組建8個幫扶小分隊,緊扣問題突出的8個領域,集中精力抓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組織152名機關干部認領西和縣6個貧困村346戶貧困戶,分批次深入貧困村、貧困戶,積極做好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工作。

坐在炕沿兒上,聽聽老百姓需要什麼﹔走在田間地頭,看看基礎建設缺少什麼﹔召開協調會,議議大家齊心合力為鄉親們做些什麼……

自幫扶以來,省政協主席歐陽堅每年多次到西和縣,詳細了解扶貧脫貧情況,部署安排定點幫扶工作。

2019年10月8日,省政協主席歐陽堅又一次到西和縣的田間地頭,詳細了解貧困人口增收、扶貧政策到戶、村容村貌整治、易地扶貧搬遷、扶貧產業培育、控輟保學、衛生扶貧等情況,現場協調推進扶貧招商項目盡快落地。

12月20日,省政協主席歐陽堅在西和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並召開西和縣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聽取基層意見心聲,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提思路、教方法、指路徑。

……

“2019年,歐陽堅主席來了18次。”省政協挂職西和縣委副書記杜宏程告訴記者。

為民呼者,景從者眾。省政協其他領導和機關干部經常到西和縣,走訪調研、訪貧問苦,協調幫扶項目,推動扶貧工作邁向縱深。而在脫貧攻堅廣闊舞台上,省政協攜手31家定點幫扶單位和有關社會力量,堅定前行,在多元聯動的扶貧大格局中,用行動詮釋“政協就在群眾身邊”。

沒有什麼比同心攻堅更能激發熱情與激情,沒有什麼比攜手助力更能凝聚精神和力量。

“在西和縣扶貧工作中,省政協和各幫扶單位的身影無處不在。”杜宏程說,這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擔當。

據了解,自幫扶以來,省政協協調省電力公司投資1.6億元,完成西和縣所有自然村通動力電、所有貧困村光伏全覆蓋和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與財政、發改、農業農村等省直部門對接,協調落實產業扶貧資金3.3億元,幫助1.26萬貧困戶發展扶貧產業,扶持452家合作社帶動16431戶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實現應扶盡扶、應幫盡幫。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如今,省政協以“退出貧困”為坐標,用心描摹的西和脫貧攻堅畫卷,畫質日漸精美,氣韻更加動人。

創新機制,用改革的辦法提升幫扶實效

省人民醫院不僅在自己的幫扶村——上銅村建設了遠程會診系統,還擴大幫扶的范圍,在西和全縣實現了遠程會診全覆蓋。不僅為當地群眾看病會診,還通過走下去培訓、請上來學習,極大提升了全縣醫療工作者的業務水平。

省農行在完成幫扶任務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開發“半夏寶”“半夏貸”和中藥材保險等金融產品,為西和全縣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這是省政協整合各級幫扶單位的力量,在西和全縣范圍內統籌配置,推動各幫扶單位各展所長、優勢互補、集中發力的結果。”杜宏程說。

西和縣作為全國189個、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有全國婦聯定點幫扶、青島市北區東西扶貧協作和省、市、縣直部門結對幫扶五個層面159家單位共同幫扶。

2018年以來,針對幫扶單位各自為政、力量分散、幫扶成效不明顯的狀況,省政協幫扶辦在牽頭領導的指導下,整合各級幫扶單位的力量,打通配置,優勢互補,幫助全縣將幫扶的“游擊隊”鍛造成了有組織、有協作、有專長的“生力軍”,不僅解決了“誰來幫”的問題,同時解決了“怎麼幫”和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問題。

據了解,去年春節剛過,省政協幫扶辦在牽頭領導帶領下,到全縣所有貧困鄉、貧困村開展拉網式蹲點調研,找准貧困的症結所在,提出“一戶一策”幫扶的需求清單和方案,理清幫扶的方向、著力重點和實施步驟,梳理形成了“揚長避短、打通配置、各展所長、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幫扶工作思路。

隨后,省政協幫扶辦出台了《省政協聯系幫扶西和縣省直組長單位工作規則》《省政協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等制度,與西和縣31家幫扶單位簽訂了責任書,把來自國家定點扶貧、東西協作、省市各級幫扶單位的力量整合起來,在全縣范圍內打通配置,讓各單位發揮優勢,做自己最擅長、最專業的事情。

“這樣一來,各單位在抓好自己聯系村的同時,把幫扶工作覆蓋到了全縣所有的貧困村,部分單位的強項、優勢得到了發揮,短處得以規避,幫扶工作由過去的‘獨奏’變成了‘合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幫扶效果。”杜宏程說。

機制調整后,全國婦聯主要負責在全國大中城市幫助推介家政服務和聯系手工產品訂單兩件事,發揮了婦聯的優勢,培訓輸轉貧困婦女比2017年翻了一番﹔

青島市市北區主要負責在青島市聯系勞動力的輸轉和吸引中小企業到西和縣建扶貧車間,輸轉勞動力由2017年的30多人增加到2018年的500余人﹔

省生態環境廳不僅完成了聯系的8個村的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的改造,同時對10個鄉鎮實施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

省人民醫院不到半年時間建成了5個專業醫療中心,輪訓了全部貧困村的醫務人員,網上遠程醫療服務實現了全覆蓋﹔

市委政法委在全縣所有貧困村開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創建,半年之內刑事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41%……

機制一新,全盤皆活。在省政協幫扶辦的組織帶領下,西和全縣幫扶工作由全向專聚焦、由點向面擴展,構建起“統籌配置、各展所長、優勢互補、集中發力”的西和脫貧攻堅大幫扶模式,實現了幫扶效益的最大化。

謀劃長遠,扶智扶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拔掉“窮根”,絕非一蹴而就之事。破除思維慣性方能擺脫路徑依賴,找准奮斗方向。

立足於此,省政協在幫扶過程中充分發揮聯系面廣、人才薈萃的優勢,積極走出去爭取各方支援,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先后組織7批次港澳委員、民營企業家到西和縣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協調組織系列扶貧項目推介會,推動奇正集團、伎樂天文化傳媒、眾城拍賣等民營企業與西和縣簽約啟動了10個扶貧項目,幫助建成55個扶貧車間。

——先后引進了中國中藥控股、北京德青源、雲南百年置業、雲南麗江正龍集團等大型企業到西和縣實施扶貧項目,累計引進項目170多項、引入扶貧資金8億多元。

——帶領西和縣相關部門和單位赴廣東、青島等地開展扶貧招商,已先后在廣州、深圳、佛山簽約企業38家,落實項目55個,在青島簽約企業31家,落實項目32個。

——協調幫助西和縣扶貧企業赴廣州、深圳、青島開展特色農畜產品推介展銷活動。在青島市市北區設立的一處營銷專櫃,僅去年的營銷收入就達到5300余萬元。

……

扶貧工作,既要扶好“身貧”,又要扶好“心貧”。在幫扶過程中,省政協立足長遠,扶智扶志扶信心。

特別是把農業專家“請進來”,對畜牧養殖、“雙椒”種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詳細講解﹔帶領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走出去”,學經驗,長知識,促增收。同時,省政協和各幫扶單位圍繞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狠抓技能培訓,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讓有勞動能力的人自食其力、勤勞致富。

生活有了盼頭,脫貧自然有了信心。

西和縣蒿林鄉趙溝村馬樂對過了大半輩子緊巴巴的苦日子,他32歲時,妻子去世,家裡家外的所有事情以及照顧三個孩子的重擔全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近幾年,隨著大女兒出嫁,二女兒外出務工,家裡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但好強了一輩子的馬樂對總是不甘人后,在種植花椒、辣椒之余,還在川壩地種起了西瓜,再加上公益性崗位的工作,雖然每天非常忙,但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裡卻是樂滋滋的。

“雖然年底脫貧了,但還是要好好努力,把日子過紅火。”馬樂對笑著說道。

數據統計,2018年,西和縣減貧75個貧困村、2.2萬人,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662元,其中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貧困村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已基本達標,農村整體面貌開始向美麗鄉村轉變。

2019年,通過縣鄉自驗和市級驗收,全縣有99個貧困村、7005戶30944人達到脫貧退出標准,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45%。截至目前,西和縣剩余未脫貧貧困村48個,剩余未脫貧貧困人口0.41萬戶1.33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協幫扶工作“西和模式”,還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批示,國務院扶貧辦《扶貧信息》刊發了相關經驗和做法。

“惟日孜孜,無敢逸豫。”脫貧攻堅還在持續推進中,在這條腳沾泥土、心系群眾的扶貧路上,省政協還將繼續用實干“力度”傳遞扶貧“溫度”,而這份溫度,也將融化在群眾心中……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