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君:推動黃河流域白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0年01月13日21:36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蘭州1月13日電(高翔 王文嘉 黃帆)“立足白銀區位交通的突出優勢,黃河流經258公裡的獨特資源優勢,大工業大農業的雄厚基礎優勢,我們謀劃提出了建設‘兩區四基地’的發展思路。這既是白銀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有效破解瓶頸制約的有力舉措,更是壯大白銀經濟總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建議省上給予支持。”白銀市委書記蘇君說。

蘇君介紹,白銀是絲綢之路的樞紐要地、蘭白都市圈的核心之地、藏金聚寶的資源富地、享譽全國的工業重地、綠色高效的農業基地、絢麗多彩的旅游勝地,位於黃河流域泥沙治理和全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的最前沿,是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區域,承擔著南保水土、北御風沙、中保黃河水質的重大責任,生態地位極其重要,推動黃河流域白銀段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意義特殊而重大,任務艱巨而光榮。

蘇君從六個方面提出建議:

一是建設黃河上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創新試驗區。突出“北部騰格裡沙漠南緣防風固沙、中部沿黃高效節水生態紀濟帶建設、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保持”三大片區治理,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在北部,實施祁連山東延段與騰格裡沙漠交匯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高揚程灌區節水改造提升和景泰黃河石林自然遺產保護工程﹔在中部,實施黃河流域生態屏障、老工業基地礦區生態恢復治理和金溝河綜合治理工程﹔在南部,實施祖厲河全流域泥沙治理、生態移民自然恢復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工程。

二是建設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綜合示范區。打造8個10億級產業鏈,與牧原、新希望、德康、中天、阿西婭、雄特、潤豐、菁茂等龍頭企業合作,延伸生豬和肉牛羊養殖加工、循環農業、農產品生產銷售產業鏈。打造6個甘味品牌之鄉,即文冠果、鹽鹼地水產養殖、戈壁葵花、設施蔬菜、枸杞、砂地富硒西瓜品牌。以易地搬遷撂荒地和會寧東部為重點區域,打造5個萬畝牧場。打造4個綠色生態示范帶(地),以沿黃、沿城郊、沿國道為重點,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以飼料玉米、地膜馬鈴薯、小雜糧為重點,打造3個百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基地﹔以水肥一體化為重點,建設100萬畝高標准農田﹔以節水灌溉為重點,在騰格裡沙漠邊緣發展30萬畝高效作物。

三是打造循環化化工產業基地。依托銀光集團、東方鈦業、昌元化工、中天化工等重點企業,培育壯大4個化工產業。打造軍民融合光氣產業鏈。打造高效煤制氣產業鏈。打造氟化工產業鏈。打造無機鹽化工產業鏈。

四是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依托銀西生物醫藥園,力爭打造30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五是打造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依托白銀公司、稀土公司、郝氏炭纖維公司等重點企業,壯大5個新材料產業。發展引線框架、金屬制品等有色高端新材料。發展稀土發光、稀土催化等稀土新材料。發展航天碳纖維、碳復合熱場等化工新材料。發展鋰電池正負極、電解液等電池新材料。發展世界尖端技術的光刻膠新材料,努力佔領國內外市場。

六是打造煤炭儲運交易轉化基地。組建白銀市能源開發公司,建設集儲備、銷售、清潔轉化、煤化工於一體的煤炭儲運轉化基地,儲存能力達到1000萬噸,年轉運量2000萬噸。

“除此之外,應積極謀劃實施環海中、銀南至蘭州鐵路,S35景禮高速景泰至會寧段,S103線水川至黃河石林,G341線膠南至海晏公路轆轆壩至白銀段,G247線景泰至靖遠段等重大交通項目,不斷提升白銀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能力,力爭使白銀成為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黃金通道。”蘇君說。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