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民:試點建設甘肅黃土高原旱地農業生態化示范區

2020年01月13日21:45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蘭州1月13日電(高翔 王文嘉 黃帆)“黃土高原地區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生態安全戰略和發展穩定大局中極為重要。試點建立旱地農業生態化示范區,將充分考慮和借助於自然資源的優勢,通過早地農業的綜合發展,在區域植被覆蓋、土壤碳固存、生物多樣性、農業綜合生產力、農戶生計等多方面的生態服務價值明顯高於自然恢復生態系統,成為主動性生態保護及生態屏障建設和民生事業高水平發展的典型案例。”甘肅省政協常委、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鳳民說。

李鳳民介紹,甘肅省目前脫貧產業發展快,但市場競爭力亟待加強。隨著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任務的推進,旱地多產業綜合發展也快速推進,但很大程度上還主要依賴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另外,扶貧產業的同質化與分散化同時存在,加工經營粗放,市場認可度不高,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李鳳民說,長期以來,旱地農業發展還沒有從源頭上理清和重視生態優先的原則,生態植被建設如何與產業發展相協調,生態和生產雙贏的內在邏輯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構建高效可持續的旱地農業生態系統,促進黃土高原生態重建,推進生態產業健康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針對以上問題,李鳳民給予六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牢固樹立高效旱地農業在生態保護和生態屏障建設中的基礎地位。“人”是生態建設之本,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兩大主導因素中,基於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人類活動是調控生態安全的首要主導因素,是生態保護和屏障建設的主體,是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開展旱地農業生態化示范區建設的區域范圍。在年降水量大致300—500 mm的典型旱地農業區試點開展試驗示范區建設,以糧、草、畜、經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為主導思路,發展特色農業,實現生態優良化發展目標,促進生態重建由被動向主動的方式轉變。按照年降水量梯度和區域典型性,開展試驗示范區建設,經過5-10年的研究和發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旱地特色農業和生態化發展技術體系、土地可持續利用體系、生產組織的社會管理體系,為下一步全面推行旱地農業生態化提供經驗和模板。

三是旱地農業生態化示范區建設基本工作思路。依據現有城鎮市場分布格局和地形地貌特點,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為目標,通過優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態脆弱性,構建高效可持續的農、草、畜、經復合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系統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是構建產業發展與農田質量相協調的政策支撐體系,以保障示范區建設順利推進。協助市場主體確立主導產業和土地可持續性之間相互支撐的關系框架,明確市場主體和政府調控之間的關系。各類產業發展是由市場決定的,而確保土壤有機質穩定和提升、保障農田生態健康的任務則必須由政府政策來調控,支持市場主體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土壤有機質水平和生態可持續性。同時,降低土地流轉成本,加大流轉力度,支持企業獲取規模效益。

五是以固沙疏水導流為主導思路,開展水土流失治理試驗示范工程建設。在非生產性的溝壑陡坡區域,按照降水量梯度和示范區自然條件,以鄉土灌叢樹種為主體,以低成本建造接近於自然植被的水土保持植被帶,控制泥沙運移,引導徑流下坡,建立產流不產沙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溝坡植被防護體系,同旱地農業生態化體系相結合,強化生態保護和屏障功能建設。

六是以高標准梯田建設為引領,開展水、電、路三通基礎設施建設。在丘陵緩坡區域,以方便進行機械操作為高標准梯田建設的基本標准,進行水、電、路三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旱地農業生態化建設和主動性生態保護與屏障建設留下發展空間。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