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大巴山深處的重慶市巫溪縣茶山村,沐浴著新春暖陽的茶山村,一派新氣象。紅燈籠高挂在村道旁的路燈上,寬敞干淨的柏油馬路通達到戶,白牆灰瓦的民居依山而建……
2019年12月,茶山村正式挂牌國家3A級景區。一橫一縱的馬路穿村而過,污水處理廠、全民健身中心、茶山書院……一應俱全,利用背靠紅池壩景區的獨特優勢,茶山村打造了果園、花園、茶園、微田園“四園”,譜寫了一曲鄉村旅游發展的“四季歌”。“在這裡游客可以春看花,夏避暑,秋賞菊,冬玩雪。”巫溪縣紅池壩鎮鎮長唐慶說。
而過去的茶山村,卻是另一番模樣。“有女莫嫁中崗鄉,山高路遠難見娘。”原屬於中崗鄉的茶山村距離縣城135公裡,是全縣最偏遠的村,進出村隻有一條路。全村308戶有68戶是貧困戶,苞谷、洋芋、紅苕是茶山村的“三大坨”,鄉親們隻能靠天吃飯。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2019年,茶山村被納入重慶市鄉村振興試點村進行重點打造。“農田變景區,農房變客房,老農變老板。”唐慶說,茶山村圍繞建設3A級景區,努力建設1個民宿接待中心、10戶“森林人家”示范戶、40戶星級農家樂。
從貧困村成為景區,茶山村的“轉身”並不容易。為了推開發展的大門,茶山村從探索“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合作模式起步。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服務。企業把土地租過去集約布局農產業,然后把地再包給村民,企業提供技術、原材料,村民隻需搞好管護,村集體也能獲得收益。
為了讓更多村民接受新模式,茶山村把當地的“鄉賢”集中起來,組建鄉村振興互助會,反復入戶給村民算收入賬,組織大伙兒外出考察先進村。
“‘返租倒包’這個形式好,家家都有錢掙。”77歲的唐成見過去靠種大白菜、養豬來養家,一年也就收入1萬元左右。2019年,他把自家2畝土地流轉給承包企業,又從企業倒租40畝地種辣椒,企業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支持,老唐負責種植、管護,企業以每斤1.3元的保底價收購。“去年光辣椒就賣了1.9萬公斤,除去勞務費,純收入2萬多元。”
唐慶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茶山村種植辣椒300畝,涉及132戶,按畝產750公斤算,採摘勞務收入加土地租金、入股分紅,戶均可增收4000元左右。
農產業興起后,村民們又“賣”起了好風景。53歲的李玄成將土地流轉后,靠著幾年積攢的收入和親朋籌資,於去年投資15萬多元開設了一家民宿。頭一年,民宿收入就達到3萬元,“吃旅游飯是能管長遠的,我准備把民宿再擴大些。”
“從貧困村到景區的‘逆襲’,得益於國家精准扶貧大戰略的實施。”紅池壩鎮茶山村村委會主任劉學明說,下一步,還將擴大景區建設,新建游樂設施,強化3A景區配套設施,把市場越做越大,把脫貧致富的路越走越寬。(黃偉)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