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皋蘭縣:打工家門口 脫貧有信心

薛 硯

2020年02月04日09:2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打工家門口 脫貧有信心

臘月二十三是農歷小年,剛吃完午飯,皋蘭縣石洞鎮陽窪窯村貧困戶張菊梅就忙起來了,打掃屋子,清理雜物,還和嫂子邊玉香盤算著今年年貨備點啥。

“昨天剛領了工資,買年貨不再為錢發愁了。”張菊梅滿臉笑意,“這是最近幾年以來,家裡頭一回不用賒賬備年貨。”

日子咋會這麼艱難?張菊梅嘆了口氣解釋說,丈夫身體不好,無法外出打工,家裡的地也不能撂荒。因此這幾年,家裡10畝的西藍花佔據了夫妻倆大部分精力,可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每畝地勉強有500多元收入。開了個小賣部,生意也不好,每天3元、5元的收入,也攢不下多少錢,家裡最大的支出,就是供兩個孩子讀書。

“當時女兒剛上大學,兒子上了職業學校,每人每年少說也得花3萬元。我們一掙到錢,口袋裡都難‘焐熱’,馬上給孩子們轉賬過去了。”面對這樣緊巴巴的日子,張菊梅咬牙堅持住,“孩子們的前途要緊,我們吃苦受累都不怕,但就怕閑下來,掙不來錢。”

每年一到冬閑時間,她坐在自家的小賣部裡就開始犯愁,收入太少,年可咋過?開春了孩子們學費到哪家借?地裡的種子、化肥又得賒多少?

去年10月,村干部給她家帶來一個好消息,經過皋蘭縣政府的扶持,當地一家企業要在附近的庄子坪村建個扶貧車間,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可以報名去那裡打工。

這家企業是皋蘭縣杰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的一家龍頭企業,主要以做冬果梨深加工產品為主。公司負責人錢招品介紹,公司訂單多,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最繁忙的時候,收購、加工、包裝、銷售,用工需求比較大,除了臨時工外,生產線上還需要培訓一批熟練的技術工。

在扶貧車間項目帶動下,從去年11月開始,包括張菊梅夫妻倆、嫂子邊玉香在內的15戶陽窪窯村貧困戶開始在車間裡忙碌起來。他們經過培訓,不論是卸貨、洗梨,還是操作或維護設備,熟練地掌握了生產線的每一道工序技術,成了車間的熟練工人。

1月16日,農歷小年前一天,公司給員工結了工資。張菊梅領到3600元,丈夫魏公武拿到4700元,40多天的辛勞換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夫妻倆十分欣喜,笑得合不攏嘴。

“之前找工作要麼工資太低,要麼離家太遠,我得照顧丈夫身體,不能去遠的地方打工,隻好放棄了。”張菊梅說道,“沒想到,現在黨和政府有這樣的好政策,方便我們掙錢添收入,今年過年,心裡總算踏實了。”

享受到好政策的不只是陽窪窯村的這些貧困戶。2019年,皋蘭杰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成立了杰慕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帶動了什川鎮長坡、南庄、北庄、上車、河口5個村共計65戶貧困戶、80戶普通果農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冬果梨產業。

“我們高於市場價保底收購農民的冬果梨、軟兒梨,同時為社員們提供必要農資,特別提供便於採摘的折疊梯以及果園內的果品溯源設備,保障了村民收獲時的人身安全,也確保果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錢招品介紹。

蒸花卷、買肉菜,這幾天張菊梅家年味更濃了,她對未來充滿信心:“聽說公司今年還要多添幾條生產線,爭取全年都可以生產,我們長期干下去,收入肯定更好了。現在兒子、女兒都畢業了,找到了工作,家裡的日子總算是‘鬆泛’些了,很快就能脫貧了,今年一定是個好年!”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