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北延段正式開街。步行街延長后,王府井街區業態和街區景觀進一步提升。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我在哪兒,怎麼找到當地的特色美食?”除了打開手機搜索、找熟人推薦,還可以戳戳街邊的智能導視系統。在杭州湖濱步行街,10多塊智能導視牌不僅能幫助游客獲取游玩路線,還能實時同步步行街的美食榜、西湖游船的班次時間、湖濱沿線的交通信息。
一年多前,全國首批11條試點步行街改造提升啟動。如今,王府井有了更多國際品牌、老字號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集中開業、成都寬窄巷子接入大數據……11條“老牌”步行街在數字化轉型、購物體驗改善、文化特色打造等方面,出現了不少新變化。
老街增添新玩法
“如果說長城是北京的文化名片,王府井就是北京的商業之眼。帶朋友過來,當然要逛逛王府井!”春節前夕,在王府井步行街,筆者碰到了正和朋友逛街的老北京人張曉紅。
談起王府井,張曉紅說:“去年王府井有不少新變化,王府中環算是王府井的新地標,商場不僅推出了以往沒有的奢侈品品牌,還注重消費場景的搭建,舉辦各類展覽活動。”
日前發布的《2019年阿裡巴巴步行街經濟報告》顯示,北京王府井在11條試點的步行街中,客單價位居第一。王府中環咨詢台工作人員介紹,中環一層的品牌均為新引進的國際大牌,相比王府井百貨等老牌商城,新增了不少高端服飾品牌。而中環沒有的奢侈品品牌,也可以在旁邊的半島酒店買到。“在這裡,消費者的高奢品牌購物需求基本能得到滿足。”
2019年,北京市實施王府井步行街向北延長工程,在東單三條至金魚胡同548米的基礎上,王府井步行街向北延長344米至燈市口大街,由過去的548米延長為892米,並不斷引入品牌旗艦店,挖掘市場需求和潛力。2020年,王府井步行街兩側的業態和景觀還將進一步完善,對新東安、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等商業設施進行改造,完成王府井小吃街升級改造。
在上海,日本留學生川島對南京路步行街近一年來的變化印象深刻:“現在南京路的商鋪越來越國際化和智能化了,我和朋友經常去吃的一些店,已經實現微信點餐全覆蓋,商城也增設了指路機器人。你想知道哪個店鋪開在幾層,可以去找機器人,點擊屏幕,通過語音對話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餐廳在線預定、機器人點單、一鍵掃碼支付,數字化讓傳統的步行街展現出新的活力。”
不僅僅是北京、上海,沈陽中街步行街引進體驗類業態,打造親子時光長廊﹔成都寬窄巷子引入智能硬件、大數據、AR、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全面數字化改造提升﹔南京夫子廟步行街實現街區5G信號全覆蓋,推出全國首艘5G智慧游船……一年多來,11條步行街累計改造商業載體80多萬平方米,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900多個,新增旗艦店、首店80余家,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特色鮮明。
商務部指出,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系列重點工作已經啟動,部分亮點項目如期落地,2019年1-11月,11條步行街總客流量達到8.25億人次,實現營業額115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和17.3%。
以商承文促繁華
改造提升步行街,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改善消費者購物休閑體驗,有利於拉動消費、城市建設投資和就業,一舉多得。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認為,在此過程中,要堅持地方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消費者選擇。“目前來看,部、省、市、區和街道‘五級聯動’的工作方式,在步行街改造提升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各街區負責人因地制宜地推出了符合當地特色的細化升級方案,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務等方面,為步行街的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自改造提升啟動以來,天津金街將提升環境水平作為重點。在金街步行街各主出入口設立3塊天津金街全景標識、2塊重點節點導覽標識,設計制作了街區道旗宣傳標語143塊、公益廣告6塊,完成街區游客服務中心、消費投訴處理中心標識規劃建設……天津金街進一步烘托街區商業氛圍,完善街區公共配套,給消費者提供整潔、舒適、便捷的購物環境。
既要美觀舒適,也要富有特色。天津金街專門委托專業公司對金街步行街商業品牌形象進行設計,包括定制金街禮品圖書、吉祥物以及專屬明信片、郵票、便箋、賀卡、筆、購物袋、水杯、文化衫、徽章等,同時設計了金街游覽線路圖和導游詞等。
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內,新建的2400余平方米沉浸式體驗空間,吸引不少消費者駐足體驗。“鹵煮豆汁兒羊湯嘍,炒肝爆肚炸醬面,您來一碗嘞!”伴隨著吆喝聲,一座迷你的“老北京城”呈現在游客眼前,逛胡同、聽相聲,老藥鋪、舊書局,人潮涌動。
在古城西安,西安飯庄、德發長、春發生三大老字號攜手入駐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傳統餐飲文化區,涵蓋了清真泡饃、葫蘆頭、餃子宴、葫蘆雞等最具西安特色的小吃,成為西安美食打卡新地標。
去年,商務部再次印發方案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提出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點培育30-50條環境優美、商業繁華、文化濃厚、管理規范的全國示范步行街。強調堅持以商承文、以文促旅、以旅興商,將步行街發展與歷史文化傳播、旅游購物消費相融合,加強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跡的保護和傳承發展,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塑造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中國特色、地方特點的步行街。
改造還需再升級
“指示牌還是比較少。”被問及步行街改造是否有不足之處,常去南京夫子廟逛街的劉希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熟客”川島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川島認為,南京路步行街現在比較缺的是電子顯示牌,南京路的商場多,景點也需要指引。“如果要打造國際化的商業街,可以考慮在地鐵口和觀光點增設包括中、英、法、日、韓語在內的多種語言電子導覽牌。這樣,外國人來這裡逛街的體驗會更好些。”
“當地文化特色的打造,需要結合視覺、聽覺和味覺。到王府井來,除了照相之外,聽到的應該是和上海不一樣的聲音,聞到的是和長沙臭豆腐不一樣的味道。”家住王府井附近的畢先生說,步行街改造要考慮如何從建筑和整體環境上保持北京的原汁原味,在視覺、聽覺和味覺上打造屬於王府井的特色名片。
董超表示,從第一批步行街改造提升的效果看,雖然各地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消費場景,比如有的凸顯本土品牌、聚焦網紅效應,有的提升智慧體驗、彰顯煙火氣息,較好地避免了同質化問題,但是在推進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困難,如有的步行街統籌能力不夠,有的老街改造地理空間受限,而有的街區活力激發不夠等。
剛起步一年多,步行街改造提升還有很大潛力。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在一些城市開展試點基礎上,有序合理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以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發展“小店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形成一批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步行街。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以網店、街邊店、路邊攤等組成的各類小店數量約1億家,經濟活力超出預期﹔日流水3萬元以下的小店,流水平均增速35%﹔一半以上小店在2019年增加雇員,預計撐起3億就業﹔87%的小店主認為2020年生意會更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際剛認為,作為生活、購物、旅游的載體,步行街小店應做強內在功能,服務於游客及相關產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集旅游、商貿、餐飲、文化於一體的產業鏈條,通過品牌、口碑的塑造,提升競爭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改造提升步行街要在優化營商和消費環境上下更大功夫,簡化審批、創新監管,加快配套公共設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實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
“以往有些地方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結果沒人來,步行街成了‘空城’,政府還為此增加了債務負擔,因此要從提高競爭力入手,不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魏際剛說,步行街發展戰略要有總體設計,商業布局要與各種業態、各個小店發展有機結合﹔規劃之前,首先要做好實地調研,了解需求﹔還要考慮打造步行街對當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否有促進作用,是否有助於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發展,是否有助於拉動消費增長和促進當地就業,不要盲目投資建設。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