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白衣戰士”為生命接力

秦 娜 李欣瑤 劉 健 白永萍 崔銀輝 朱宇鯤 安志鵬

2020年02月25日08:08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一線抗疫群英譜】“白衣戰士”為生命接力

2月13日,省委書記、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林鐸在隴西縣調研指導疫情防控等工作。這是林鐸在隴西縣第一人民醫院,調研了解醫院預檢分診、患者救治等情況,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富貴

2月12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醫學觀察區商議對密切接觸確診病例人員進行咽拭子採樣。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后俊

蘭大一院發熱門診第一梯隊醫護人員。(資料圖片)

題記 你們/堅定的目光/像縷縷暖陽/融化冰雪的鋒芒 你們/人間的天使/像一剪寒梅/在嚴冬傲立/帶來春天的氣息……

——摘自胡楊的詩《天使》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秦 娜 李欣瑤 劉 健 白永萍 崔銀輝 朱宇鯤 安志鵬

庚子春節,注定讓所有中國人銘記。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春節團聚的歡快突然間凝固,不得不宅在家中的我們一時間陷入焦慮和無措。

2020年開年,你們注定讓我們銘記。疫情讓你們的生活按下了快進鍵——你們以白衣為戰袍,迅速轉身,勇敢逆行。“快點、再快點”,是你們內心最真實的獨白。

疫情向甘肅襲來,省委省政府迅速決策部署,全省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

一時間,一張張“請戰書”紛至沓來,用最平凡的話語寫下錚錚誓言﹔一個個紅手印印滿白紙,用最堅定的決心按下無悔選擇。

你們義無反顧沖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人民群眾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在每一個發熱門診,有你們忙碌穿梭的身影﹔在每一間隔離病房,有你們噓寒問暖的聲音。防護服中是你們疲憊的身體,護目鏡下是你們被霧氣模糊了視線的雙眼……

人間大愛,在你們每個人的心裡流淌。

生命接力,一次次在你們手中溫暖接續。

雖然我們不知道你們每一個人的姓名,但是我們知道,你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戰士”

這是一場與病毒的戰斗,與時間的賽跑。

每天看著新聞裡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原本打算和家人自駕去海南陪公婆過年的吳秀英,知道這個春節她出不去了﹔

眼看著戰斗就要打響,左漢寧心有不舍地把95歲的老父親送回了老家,一家三口准備好上“戰場”﹔

……

吳秀英、左漢寧是我省醫療戰線上的普通一員。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許許多多個吳秀英、左漢寧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與家人團聚,取消了出行計劃,緊急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

“醫院緊急成立了應急處置工作委員會,印發了應對處置工作方案,組建三級救治梯隊,還建立了新學科‘新型肺部感染科’。”蘭大一院院長李汛記憶猶新,1月20日,當接到醫院被確定為省級定點救治醫院的通知后,全院立即進入備戰狀態。

感染科趕緊轉移普通患者,設置隔離病房,急診按要求改造為發熱門診。醫務處、信息中心、后勤保障處等相關部門和科室的工作人員,隨叫隨到。電路改造、設備安裝、安全阻隔……這一切,都要在24小時內完成。

李俊峰准備進入隔離病房,吳秀英負責整理發熱門診,胡莎莎負責規范隔離病房……所有人不分晝夜、分秒必爭。

“莎,晚點了嗎?我在北出站口等你,你到站沒?”1月21日晚,正忙著收拾隔離病房的胡莎莎,聽到媽媽電話那頭著急的聲音,猛抬頭一看,時針已經指向22時30分。胡莎莎頓時流下了心疼又自責的淚水——她忙忘了,竟然讓來接自己的媽媽大冬天在西安北站外面等了近一小時。

年前,胡莎莎早早訂好了21日回西安老家的高鐵票,還和媽媽約好在西安北站相見。接到醫院通知后,她立即退掉車票,投入工作。“單位值班回不去了。”胡莎莎告訴媽媽,“別等了,快回去吧。”“那明天能忙完?后天呢?兩三天差不多了吧……”媽媽一再追問,胡莎莎隻得匆匆挂斷電話。

行動起來的不隻蘭大一院。連續多日的安排部署,早已讓蘭州市肺科醫院所有醫護人員繃緊了神經。副院長王建雲、感染科負責人周瑩荃靠前指揮,醫生立刻進入病房給患者作解釋工作,護士負責安全有序轉移病人。

很快,轉移了100多名普通患者,一幢4層的獨棟大樓收拾妥當:一層發熱門診,二層隔離留觀病房,三層確診病例治療區,四層集中收治重症患者。這一天,是1月21日。

就在同一天,省衛健委組建了省級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專家組﹔1月22日,公布全省102家定點救治醫療機構……

蘭大二院規范完善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后備醫務人員梯隊就位﹔省人民醫院集中優秀專家、先進設備、技術力量等一切優勢醫療資源,嚴陣以待﹔省中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做好了科學應用中醫藥進行預防和治療的准備﹔省婦幼保健院筑起了牢固的“防控牆”……

從蘭州到酒泉、從天水到慶陽、從臨夏到隴南……14個市州醫療機構迅速行動起來。所有定點醫院做好集中開展病例救治准備﹔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都設置發熱門診,把好預檢分診第一關,一場覆蓋全省各地各級醫療機構的應急響應全面啟動。

“我想好了,這婚先不結了。”大年初一早上,蘭大一院特需內科護士黃玉霞向護士長發了這樣一條訊息。

25歲的黃玉霞原本定好2月舉辦婚禮。除夕夜,正在老家休假的她突然接到醫院疫情防控的電話。這位科裡最年輕的“新兵”決定推遲婚禮,主動請戰去一線。

“就算我請假結了婚,我也會特別不開心,會覺得自己就是個逃兵。”黃玉霞說,家人的支持給了她莫大的動力。父親說:“現在就是沖鋒陷陣的時候,你們就是國家的戰士!”未婚夫反復囑咐她做好防護,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他。

隨后,黃玉霞所在特需內科的護士,除了懷孕和哺乳期的全都上了一線。

和黃玉霞一樣毫不猶豫的,還有西和縣姜席鎮衛生院內科主治醫生苗兵。

大年初一,苗兵收到“全員到崗”的通知。由於一連三天都租不到車,看著微信工作群裡同事們忙得不可開交,苗兵心急如焚。誰都沒想到,隔天早上天還沒亮,他竟騎著借來的自行車,長途騎行,終於在晚上快8時到達衛生院,那時他的腿已經跛了。

請戰、奔襲……疫情之下,沒有逃兵。一切皆因“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據統計,全省109家定點醫院和93家后備醫院,近1300名醫務人員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最前線,還有許許多多基層醫務人員堅守在預檢分診第一線。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這是醫者仁心的承諾,更是“白衣戰士”的誓言

這是一次牽動人心的生命接力。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為了這句承諾,所有醫院盡銳出戰。他們中有資深的呼吸、重症等學科專家,也有“90后”年輕骨干﹔有久經沙場的“老戰士”,也有初出茅廬的新兵﹔有並肩作戰的夫妻,也有齊上陣的父子兵。

“這就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沒什麼好怕的。”面對凶猛的疫情,“老將”雷澤林很坦然。17年前還是小伙子的他就跟隨老師奔赴抗擊SARS的戰場,后來又經歷了甲流的“洗禮”。17年后,已是呼吸科專家的雷澤林坐鎮蘭大一院發熱門診。在最初的四天三夜裡,日以繼夜,每天篩查100多位患者,牢牢守住分診第一關。

與雷澤林並肩作戰的吳秀英今年已經56歲了,看上去瘦弱的她卻被稱為“硬核”護士長。

17年前,當SARS來襲,因腰椎間盤突出症接受治療的吳秀英主動請纓,在抗擊“非典”一線一站就是6個月,成為發熱門診堅守時間最長的醫護人員之一﹔11年前,抗擊甲流期間,自己哮喘復發仍不下“火線”。這一次,吳秀英又站在了第一線。有她在,大家就有了主心骨。

在蘭州市肺科醫院,由副院長王建雲擔任醫院專家組首席專家,帶領周瑩荃、李小平、李宗煜等中堅力量,准備打一場硬仗。

疫情比想象的來得更快。

蘭州市肺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周海燕清楚地記得,1月21日下午,醫院剛剛組織人員進行完全流程接診模擬,“患者就來了”。

42歲的吳先生1月11日曾到湖南、江西出差,其間與武漢方面人員同桌就餐,1月18日返蘭后第二天出現發熱症狀。在家連續4天口服藥物后,1月21日到蘭州市肺科醫院就診。

從症狀到流行病學史,吳先生都高度疑似,這引起了醫護人員的高度警覺和重視。血液檢測、肺部CT、咽拭子核酸檢測……一切按序展開。1月24日,經國家疾控部門復核,吳先生被確診為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他是我們見到的第一例實際病例,也是全甘肅第一例。怎麼治,能否治愈,關系到全省救治工作的開局。”王建雲坦言,壓力很大。

與王建雲“怎麼治”的壓力相比,雷澤林更多的壓力來自於如何在最初條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確保“不漏診”。他和團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慎之又慎。1月22日,雷澤林篩查出了蘭大一院第一例高度疑似病例,之后確診。

“如果有一名醫生或者護士防護做不好,存在一絲一毫的感染風險,那就是我作為護士長的失職。”吳秀英的壓力一點也不小。

堅守發熱門診的日子裡,吳秀英往往凌晨剛躺下,因為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沒睡一會兒又得爬起來。她一邊一遍遍叮囑年輕護士們檢查防護,盯每個人的流程,一邊為年輕的“戰友”打氣,告訴大家不要害怕,要堅定必勝的信心。她還自己錄制視頻,示范規范的防護和工作流程,甚至細到示范垃圾雜物清理。

“治療進展還比較順利。”熬了這麼多天,這是王建雲最想看到的。經過醫院、市級、省級以及中醫會診共4輪會診,大家確定了對第一例患者的診療方案。經歷了逐步加重的過程,幾天后,吳先生的症狀出現緩解,身體開始漸漸康復。

2月2日,吳先生終於走出隔離病房,治愈出院。當天,包括就診於隴西縣第一人民醫院的潘先生、就診於蘭大一院的李先生在內的首批3例患者同時出院。

“對於這一新發疾病,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治愈病例,大家信心倍增。”首戰告捷,王建雲打心底裡高興,之前一直懸著的心也稍稍落地。 多學科日夜“會戰”,匯聚集體智慧,開出科學救治的藥方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第1例開始,3、7、14、24、35、51……確診病例快速攀升﹔蘭州、白銀、臨夏、定西、張掖、隴南、金昌、天水……疫情地圖不斷擴展。

人們看到的是迅速增長的病例,看不到的是隔離病房內外一場場多學科聯合“大會戰”。全省戰疫醫療團隊、醫護人員晝夜不停,與時間賽跑,和病毒搶人。

面對新冠肺炎這一新發疾病,大家能做的就是把准備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全面。從疫情防控戰打響之初,我省先后制定完善了20余項診療規范和技術方案,成立了101個專家組,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診療方案確定患者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不同類型病例採取個體化治療方案。

“輕型、普通型患者主要是保証休息、抗病毒、抗感染等對症支持治療,我們組織中西醫專家聯合診治,共同制定診療方案,並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組織專家會診。對於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實行‘一人一案’‘一人一團隊’,同時充分發揮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的指導作用,強化多學科會診,依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個體化調整治療方案。”省衛健委主任郭玉芬介紹,所有這些,就是為了確保患者得到最專業、最有效的治療。

“身上擔著這份責任,一點也不敢鬆懈。”連日來,甘肅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蘭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岳紅梅馬不停蹄。她不僅要參加院內確診病例的會診,還要組織專家對市縣醫院確診病例進行遠程會診,還輾轉定西、甘南等地,對基層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開展現場會診。

白天,會診病例,提出救治方案﹔深夜,整理研判病例,書寫醫療救治報告,及時向省領導小組提出建設性意見。

每天,岳紅梅隻能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后,見縫插針給家人打電話報一句平安,問一聲母親的病況。多日的奔波與堅守,讓她整整瘦了一大圈,幾近沙啞失聲。

在岳紅梅的建議下,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等省級醫院和省級專家組牽頭組成了6個專家小組,各自承擔相關片區基層醫院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每天對重症和危重病例進行動態評估,優化治療方案,最大限度減少病亡。

“嚴防死守,不漏掉一個病人,不放棄每一個微小的危重症救治機會”是所有人的目標。

2月8日下午1時,蘭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磊受命馳援,在細化各項准備工作后,他便趕往蘭州市肺科醫院。當晚,他和其他專家一起合力救治我省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深靜脈穿刺置管,俯臥位通氣……每一項操作張磊都認真仔細。他顧不上防護服不透氣、護目鏡模糊雙眼,每天細致查房、全程觀察患者病情,規范團隊每一個成員的治療操作。

“看著那些重症患者,我就想盡我所能,讓他們轉危為安。”身處一線的張磊,隨叫隨到,每天睡覺時間不到4小時。

2月13日,張磊和趕來增援的團隊開始首次應用ECMO救治危重症患者。他不顧高感染風險,24小時守在危重症患者身邊全力救治。

和岳紅梅、張磊一樣忙個不停的,還有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防治專家組組長、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志明。如何最大程度發揮中醫藥作用,是他思考最多的。他組織省內中醫藥專家制定了中醫藥防治方案,與西醫專家組密切配合對患者開展救治。每次會診,他都會組織中醫藥專家詳細了解患者情況,詢問患者病情,觀察患者舌象,堅持辨証施治,一患一方。

中醫專家組全程參與患者病情管理,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中西醫並重,不但提高了療效,促進了患者肺部炎症吸收,縮短了住院時間,而且對改善患者預后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前期防治經驗的基礎上,中醫專家組總結出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劑,包括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全面應用於新冠肺炎的防治。

前線、后方,線上、線下,西醫、中醫,統一調度、密切聯動。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全省集中設備、人才、技術等優勢“火力”,向疫情發起了猛攻。

“人生能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值了”

這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斗。

高風險環境、高強度工作,疫情考驗著每一個醫護人員的身體和心理。

“隨時來病人,我們就要隨時接。”蘭大一院感染科副主任、隔離病房醫療組組長李俊峰說,他和同事常常凌晨接到通知,就趕緊起來投入救治工作。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進病房和患者打招呼、詢問患者情況。”胡莎莎說,緊接著開窗通風、發放早餐,然后對每個病房進行噴洒消毒、擦拭,再根據醫囑開始治療和健康宣教。

結束了第一位患者的治療后,經過嚴格消毒再進行下一個。直到中午,又開始第二輪,如此反復,相比普通病房,胡莎莎和護士們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苦不苦?苦。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

“一個梯隊在隔離病房工作7天,然后由下一個梯隊上,出來的梯隊必須隔離觀察14天才能再投入工作。”蘭州市肺科醫院醫務科科長宋涓涓說,每一位確診患者都有專門的醫護團隊照料。隨著患者越來越多,醫護力量緊缺,一些醫護人員便主動要求在隔離病房堅持14天。

周瑩荃從除夕夜進入隔離病房后,一連守了20多天﹔護士李婷超負荷工作,當所有人都勸她休息時,她堅持不下前線:“現在人員緊張,我出去還得再派人,我能堅持。”

蘭州市肺科醫院不僅收治的病人多,還承擔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工作。

很快,蘭大二院、省人民醫院、省二院、省中醫院、省腫瘤醫院等醫院陸續派出重症醫護骨干支援蘭州市肺科醫院。

省人民醫院甘亮亮、王冬麗、戴金娟三個小伙伴,一到肺科醫院就被編入重症救護小組。血漿置換、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幾個人汗如雨下,衣服濕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卻說:“隻要病人能早日康復,我們濕幾件衣服算什麼。”

在這場戰“疫”中,“90后”當仁不讓,頂住壓力,讓人們看到了年輕一代的醫者擔當。

“90后”劉曉東是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重症救護中心的一名護師,2月9日,他第一次進入蘭州市肺科醫院負壓病房。衣服濕透、臉頰壓迫、眼罩模糊,穿上全套“鎧甲”的他行動一下都困難。

“13床呼吸窘迫,准備插管!”正在交班之際,緊急情況發生了。劉曉東二話不說趕緊參與搶救,等到順利插完管,病人穩定后再出來時,已經過去快兩個小時了。

每天的工作一輪接一輪,每當從隔離病房出來,大口呼吸空氣,大口喝水、吃泡面都讓他覺得幸福。

累不累?累。可是劉曉東依然在日記中寫道:“人生能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值了。”

當然,也有受不了的時候。當聽說一位73歲的重症病人經搶救醫治無效而過世的消息,宋涓涓和很多同事都哭了。

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我省縣級醫院治愈出院患者佔全部出院人數的四成,數字的背后是基層醫療團隊和醫護人員的責任擔當。

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邵懷琳堅守留觀病房,為留觀患者進行治療、心理疏導。

而他的女兒邵文慧,也在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戰場上奮戰。

“上班就看她,下班就通過視頻聊天給她解悶。”崇信縣人民醫院護士周蕊在隔離病房工作15天,由於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起了滿臉的濕疹,可她忍著難受,耐心陪伴著情緒低落的患者。

“甘肅94歲高齡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月14日,消息傳來,振奮人心,因為這是我省最高齡治愈病例。

“由於老人年事已高,有很多老年病,在治療上格外費勁,醫院專門為老人成立了專家組。”2月2日確診后,老人開始在天水市五院接受治療,天水市抗新冠肺炎聯合救治組丁如星醫生和團隊從治療到護理制定了詳細方案。

如何用藥,用多少藥,每一次丁如星和團隊都要仔細斟酌、推敲,小心又小心。

“老人肺炎急性發作,出現呼吸困難、腹瀉……”入院第六天,老人的突發狀況讓丁如星捏了一把汗,他和醫療團隊24小時守在老人身邊,隨時隨地觀察老人的狀況,直到老人情況逐漸好轉,恢復正常。

“要不是他們的精心照顧,我可能就挺不過來了。”治愈后的劉奶奶對醫療團隊充滿感激。雖然她到現在也不知道照顧她的護士們叫什麼、長什麼樣,但她知道她們就像自家孩子一樣照顧自己。直到出院后,醫院還每天為她配送康復湯藥。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愛與溫暖,在這個冬春交替時節傳遞。

在我省確診病例中,有年長的老人,有年幼的孩子,還有的一家人都被感染住進了醫院,正是醫護人員給予他們親人般的愛和溫暖,幫他們渡過了難關。

2月10日,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平涼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接收了一位特殊的確診患者——剛滿1歲的靜靜(化名),這也是我省年齡最小的確診病例,她的家人中已有人感染。

孩子太小了,看著孩子被疾病折磨的樣子,醫護人員既心疼又著急。“我們幾個‘90后’的護士都還沒結婚,更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隻能從頭學起。”感染科護士宋晉楠說,除了24小時觀察病情外,大家還要給孩子換尿布、喂藥、洗漱。

由於穿著全副武裝的隔離服,又戴著護目鏡,孩子難免害怕,媽媽又不在身邊,剛入院的頭兩天,靜靜哭鬧不停,護士們用盡了哄孩子的辦法,慢慢地孩子安靜下來了。

2月17日,靜靜終於可以出院了。守護了靜靜8天8夜的宋晉楠和同事們,長舒了一口氣。

隔離病房雖然隔離了媽媽,但是沒有隔離愛。在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不僅僅是醫護,還是“護士媽媽”“知心姐姐”“老大哥”。

緊張、恐懼、焦慮……許多確診患者都被這些情緒包裹著。他們中,有的聽到確診時大哭,有的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都極大地影響著治療效果。

身處戰疫一線,醫護人員深知要戰勝的不僅僅是病毒本身,還有病毒帶來的各種負面情緒,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就必須先打贏這場“心理戰”。

“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雖然我是你們工作中的匆匆過客,但你們卻是我人生轉折的恩人。”2月15日,經過18天的治療,馬先生終於從渭源縣人民醫院治愈出院,他把千言萬語都寫在了這封感謝信裡。很多人並不知道,就在5天前,他還因為呼吸困難而絕望到錄下了臨終視頻。

1月28日,馬先生因發燒、胸悶氣短來到醫院。“核酸檢測呈陽性”,2月1日,結果出來后,馬先生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他把窗帘拉上,不和任何人交流,覺得自己挺不過去了。

“最嚴重的那幾天,他翻身時都氣短。”渭源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章耀華回憶說,“有一天都不吃飯了,晚上也睡不著覺。”

“我們能感受到病人對生命的眷戀,而且這個孩子這麼優秀,他未來的路還很長。”章耀華告訴自己,必須把病人從病魔手中奪回來。

25名醫護人員,24小時不間斷照料。章耀華和同事們不斷向患者解釋病情變化的過程,陪他說話,開導他、勸慰他。漸漸地,馬先生的心結打開了,從排斥治療轉變為積極配合,還和醫護人員開起了玩笑。

“都是主治醫生和護士小姐姐們不畏傳染危險精心地照顧我、鼓勵我,才能讓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挺過來。”康復后的馬先生把這份感動寫在了微信朋友圈裡。

不光在渭源縣人民醫院,在很多個隔離病房裡,常常能看到護士拉著患者的手默默陪伴、醫生拿著對講機隔著窗戶與患者聊天、每天互相“加油”的場景。

慢慢地,失眠的患者能睡好覺了﹔整天愁眉不展的患者臉上有笑容了﹔意志消沉的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了……

2月12日,從寧縣人民醫院出院后,任先生向在場所有醫護人員深深地鞠躬致謝﹔

2月13日,接過蘭州市肺科醫院隔離病房贈送的棉衣時,77歲的治愈者張奶奶瞬間淚流滿面……

過去的一個多月,很多次我們都被這樣的畫面所感動。在這場戰“疫”中,醫護人員和患者並肩作戰,是戰友,更是朋友。

“看著患者出院返家,我高興得像自己回家一樣。”蘭大一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楊忠霞的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

可當人們把掌聲和贊譽給這些白衣戰士時,醫護人員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只是干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溫暖仍在傳遞,愛依舊在流淌。

在黨中央的號召下,社會各界也給予了醫護人員最多的支持和關愛。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各地、各級相關部門以及醫院紛紛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防護用品、保障物資等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各個醫院﹔“雷鋒車隊”志願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愛心人士給醫護人員送去愛心餐、愛心水果……

“有全社會的支持和鼓勵,我們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蘭大一院院長李汛堅定地說。

捷報頻頻傳來,治愈病例不斷增加,疫情地圖逐漸縮小。

截至2月24日20時,我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1例,累計治愈出院80例,治愈率達87.9%。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相信,這個春天,花朵一定會與人們的笑臉一起美麗綻放。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