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本網專稿

蘭州新區黃河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

2021年08月23日17:23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蘭州8月23日電 (高翔)近年來,蘭州新區以建設黃河中上游生態修復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區為目標,開展生態修復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可復制的好路子。

蘭州新區制定出台了相關規劃,根據當地土壤特點,採取土壤擾動、土壤改良、配套節水灌溉設施等手段開展大規模生態修復,構筑綠色生態屏障。目前,已累計實施生態修復12萬畝、造林綠化20萬畝,規劃實施了石門溝經濟林生態修復示范區、段家川生態修復示范區、現代農業公園、景中高速綠軸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新區南部6.3萬畝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等18個項目,切實加強城市綠肺、綠道、綠環、綠軸建設,使新區綠化面積大幅增加,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以建設“黃河上游生態修復與未利用土地綜合開發示范區”為目標,蘭州新區改變過去單純挖坑栽樹、苗木成活率低的造林模式,將零碎的低質土地、水土保持能力差的低效林地改造為集中連片、苗木成活率高、自然存水好的高標准農田和生態經濟林。按照“上蓄、中滯、下排”的雨洪水治理思路,建設以洪水、雨水、中水調蓄為主,兼顧生態、綠化功能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先后建成西岔生態調蓄工程、呢嘛沙溝中川機場段河道治理工程、水阜河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集雨洪水、中水利用為一體的水利工程,實現生態修復對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確保壟丘緩坡生態修復區域成為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綠色屏障區、發展保障區。

蘭州新區率先在現代農業公園啟動生態修復治理試點。結合新區實際,破除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管一段的狹隘觀念,創新林草發展模式,採取生態林與經濟林相結合的方式,造林與園林景觀相結合的模式,因地制宜種植適合地域特點的經濟林果與生態防護林帶,先后種植了適合新區生長的山楂、杏樹、梨樹、槐樹、榆樹、玫瑰等苗木以及優質飼草等作物,轉變過去“下雨就起洪、刮風就起塵”的黃土丘陵溝壑區貧瘠地貌,構建了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產業化體系。

按照“農業生態化、生態園林化、園林產業化”的生態發展模式,蘭州新區推進林藥、林草、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禽、林畜、林蜂相結合的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實現了從傳統小面積、輕管護、低效益的單一植樹造林向以現代林業、全域綠化為主導的生態林業轉變,達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林效益共贏。把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打造生態種養循環園區,全面發展集飼草種植、規模養殖、屠宰深加工、肉食制品、冷鏈物流、有機肥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搭建了生態產業發展平台。

通過壟丘緩坡生態修復等系統治理,蘭州新區區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屏障效應得到有效發揮,這些探索和實踐不僅拓寬了新區發展空間、保護了耕地、改善了生態環境、解決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讓蘭州新區呈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協調促進的新局面。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