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姥姥請在天上原諒我”

兩位親人接連離世  天水支援武漢護士含淚堅守崗位

通訊員 胡麗霞

2020年02月26日23:11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月24日,天水市秦安縣葉堡鎮李坪村。

村文書胡貴洲家的小屋內,一場關於“要不要告知遠赴武漢抗擊疫情的女兒胡晗奶奶去世的消息”的家庭會議正在激烈進行。這已經是胡貴洲家第二次召開這樣的家庭會議。就在兩周前,胡貴洲的岳母,也就是胡晗的姥姥剛剛離世,胡晗在一次通話中得知姥姥去世,在電話那頭痛哭失聲。沒能見上姥姥一面,她囑托媽媽“告知”姥姥,回來第一時間去“看”她,然后擦干眼淚繼續奔赴疫情戰場。這一次,最疼愛她的奶奶走了,要不要告訴她?已經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奮戰了近一個月的她能否再次承受住親人離世的打擊?

2月25日早晨6點半,武漢。

連續上了近10個小時班的胡晗回到了給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准備的住所。臉上被防護面罩勒出的印痕像刀斧削過一般,力挺的鼻梁上護目鏡磨破的傷口還鮮紅可見,額頭上還有一層層密密的汗珠。這個曾經如花般嬌艷的90后疲憊到了極點,她連擦把汗水的力氣都沒有了,此刻她隻想找一個能躺下的地方。可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熟悉的鈴聲,每一次給她無限力量的家的聲音。她接起了電話,“爸爸!”電話那頭沒有以往的高聲大嗓,沉默了良久,“你奶奶去世了。”一個聲音傳來,怎麼如此陌生,是聽錯了嗎?胡晗想,這麼多天為了不讓家人看到她的樣子,她不敢跟他們視頻,或許這個電話打錯了。“小晗,你奶奶走的時候就放心不下你,讓你好好工作,別記挂她,說你多救幾個病人就是對她最好的報答。”電話那頭好像還有隱約的哭聲。“我的娃,吃了這個蘋果,你放心去,平平安安的,我等著你光榮回家。”臨走時,奶奶的聲音還依稀在耳邊。“奶奶!”胡晗覺得心裡被什麼狠狠地攪了一下,痛得她差點丟了電話,隻覺得腸胃被翻攪得五葷八素,她再也忍不住,眼淚洶涌而出,最愛她的那個人走了。

胡晗,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一名普普通通的90后女孩,愛美、愛生活。工作了7年的她,今年好不容易跟家人可以過個團圓年,沒想到一場疫情卻改變了她的生活。正月初一,胡晗看到醫院工作群裡支援武漢的倡議后,第一個上交了請戰書:“我報名參戰。”當天,她在親友群裡輕描淡寫地說:“我們醫院派我去武漢。”本以為家人會反對,沒想到,身為村文書的父親第一個支持她:“緊急關頭,支援武漢是你的責任,去吧,保護好自己,好好工作,我們等你歸來。”其他親友也紛紛為她加油打氣。1月28日,胡晗跟隨全省137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成為天水市第一批支援武漢的5名醫護人員之一。

“武漢,我來了。我一定會保你安寧。”胡晗在第一天到達武漢的晚上寫下了這句話。這之后,她被安排到了武漢中心醫院后湖分院。第一次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和護目鏡,第一天她從早上7點忙到了晚上7點半。測體溫、喂藥、喂飯、喂水,處理大小便,她一遍又一遍做著這些工作,晚上回到住處,她感覺自己全身像根木頭沒有知覺。“本以為自己完全有心理准備,卻沒想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這麼殘酷。”胡晗在另一篇日記裡這樣記錄。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她記不清自己護理了多少個病人。怕病人心情不好影響病情,她從不敢有半點怠慢和馬虎,無論多累她都沒有一聲抱怨。唯一讓她欣慰的是,這麼長時間她看護的病人沒有一例離世。

“今天來了很久的曾爺爺每隔一會兒會對我說聲,謝謝你,閨女。感覺像自己的爺爺,但願他能很快好起來。”胡晗在日記裡寫到。她是個不善言談的女孩子,很少大聲說話,臉上經常挂著微笑默默地工作。雖然看不到防護面罩后她的笑容,但大家都說,甘肅天水的這個“娃娃”是個真天使。

胡晗的父親胡貴洲是秦安縣出名的孝子,也是天水市第五屆道德模范。身為黨員和村干部的他在疫情發生后,一直堅守在村上的防疫點,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消毒、落實防護措施等工作。他將90歲的老母親交托付給妻子,從女兒赴武漢第一天開始每天住在防疫點,護著一村人的安危。2月5日,岳母病危,他和妻子去看護。他一邊照顧著老人,一邊忙著村子的疫情防控。2月8日,岳母去世,他料理完家中的事情,又急忙趕回了村上。他說:“我是父親,是黨員,是村干部,無論什麼時候,我都必須沖在一線和女兒一起戰斗。”

“2月25日,奶奶今天下葬了。最疼愛我的那個人走了,而我沒能見她最后一面。奶奶,姥姥,請在天上原諒我。”25日,胡晗難得休息了半天,她在住處朝著家鄉方向給奶奶和姥姥磕頭,她“告訴”奶奶和姥姥,武漢的春天很美,醫院裡的花都開了,滿院子都是香氣。“疫情快要結束了,等我回來!”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