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醫院進得田園,我要帶鄉親們致富

——記白銀區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李東艷

2020年03月05日18:23  
 

(甘肅省婦女聯合會供圖)

白銀區水川鎮大坪現代化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緊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目標,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依靠科技創新,在農民增收、開拓市場、打造品牌,提高組織化程度,推進當地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

李東艷本是學醫歸鄉就業人員,但卻對果蔬種植情有獨鐘。2001年,李東艷從甘肅中醫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家鄉白銀區水川鎮順安村衛生院工作。雖然收入穩定,但她並不滿足這樣的事業追求。她說:“我從小就在水川這個地方長大,熟悉這裡的環境,也看到了周圍的一些同齡人都種大棚,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自己也想著好好干一場事業。”就這樣,信心十足的李東艷開始了創業之路。很快,李東艷發現了創業這隻“大老虎”有多可怕。

第一怕就是資金。創業的想法有了,資金成了最大的“攔路虎”。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姑娘哪能拿出那麼多錢。李東艷的父母也都是農民,眼看著創業還沒開始,就要停止,李東艷內心十分著急。正當她一籌莫展時,一個好機會悄然到來。一次去鎮裡採購的機會,讓李東艷了解到國家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免息政策(兩年無息貸款)。李東艷眼前一亮,當即決定申請這個貸款,用來解決自己創業缺少啟動資金的問題。但是,按照政策規定,一個人隻能貸款5萬元,這對於建成現代化蔬菜大棚的目標卻是杯水車薪。

一個人的力量小,靠著自己成熟的想法和一股熱情,李東艷和自己的好友一起申請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終於成功地建起了日光溫室大棚。

(甘肅省婦女聯合會供圖)

李東艷如願以償的在大棚裡種植起了西瓜、紅提、黃瓜、西紅柿等蔬果。不僅種植的蔬果越賣越紅火,合作社還帶動周邊的婦女共同致富。現在,她聘請當地20多名扶貧戶(婦女)在這裡工作,工作日每天80元的收入,還定期對她們培訓相關農業知識。白銀區水川鎮順安村村民李翠花就是其中之一,她說:“我在這打工挺好的,因為離家近,可以幫助增加家庭收入,還能順便照顧家裡人。”

經過幾年的發展,李東艷的合作社共有15座日光溫室大棚、180畝紅富士蘋果基地, 2019年蘋果產量達35—40萬斤。2018年,合作社發展採摘園,以採摘草莓、紅提葡萄、小西紅柿為主。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然成為當地農業種植大戶,經常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李東艷通過“互聯網+”實現線上訂單,線下銷售,不僅收入增加了,還產生了新的致富想法。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她越來越清晰:“下一步我打算繼續引進新品種,擴大種植規模,發展觀光旅游業,拓寬銷售渠道,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們綠色無公害的果品。”

據了解,李東艷所在的白銀區水川鎮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8年5月,於2011年1月工商注冊,佔地200 畝,以種植西紅柿、番瓜、隴椒、茄子、黃瓜、西甜瓜、紅提葡萄、草莓等反季節蔬菜、水果為主,建成現代化日光溫室大棚20座,合作社有5年林蘋果園300畝,並栽有新疆楊、柳樹、俄羅斯楊等。合作社現有成員118 戶,其中5 戶為貧困戶,女性59 名,2010年,在市、區婦聯的大力支持下,30名周邊婦女以每人5萬元的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入股成立了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長期與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合作開展辣椒嫁接栽培、番茄嫁接栽培、紅提葡萄栽培等技術研究,並著力培訓新型職業女性農民,已累計為周邊600 多名婦女進行了草莓、紅提葡萄種植管理技術、電商等各類培訓。合作社通過“基地+農戶+分紅”的模式,走上了“種植、加工、觀光”三位一體的發展道路,每年發放勞務工資 50 余萬元,有力地帶動了貧困婦女的創業就業。

2011年,該合作社被白銀區工商局指定為“白銀市白銀區科普惠農站”,被白銀區農牧局指定為甘肅省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村級信息服務點”﹔2012年,被市政府授予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銅牌﹔2014年,被評為省級示范社﹔2018年,經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9個部委聯合監測審定,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另外,曾多次被區委、區政府、鎮政府及業務部門評為重信用單位等。

李東艷的成功故事,恰恰印証了這個合作社的成功,也印証了新時期如火如荼的白銀區鄉村振興事業,激勵著更多的農村婦女走上致富路。

來源:甘肅省婦女聯合會

(責編:周婉婷、焦隆)

推薦閱讀